2025年7月3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走进上海市松江区天马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走访田间了解农产品、科技赋能与民族文化宣传”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技能培训、反诈宣传及民族知识普及,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新媒体营销技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筑牢乡村数字安全防线,同时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7月31日上午,团队成员走进天马镇街巷,与售卖蔬菜的农户、制作豆腐的阿婆交流,用手机记录当地方言与民风。随后跟随农民深入田间,了解玉米、茄子、丝瓜等农作物的种植流程。一位农民介绍了应对暴雨和病虫害的传统方法,如用辣椒水驱虫、加固支架防倒伏等,体现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经验的结合。团队成员参与农产品装袋,体验劳作与收获过程。期间,志愿队同步开展民族文化宣传,向农户发放民族知识手册,介绍各民族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内容,讲解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增进农民对多民族文化的认知。

同日下午,团队成员聚焦科技助农,在农家院子里开设“手机短视频课堂”。67岁的朱奶奶在指导下反复练习拍摄角度,成功剪辑出一段农产品短视频。65岁的朱伯伯对短视频营销表现出兴趣,提出希望拍摄“玉米的一生”,从播种到收获,向消费者展示农产品价值。团队成员演示电商平台入驻流程和物流对接方法,帮助农民了解线上销售模式。活动间隙,志愿队组织小型民族文化分享会,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形式,介绍不同民族的农耕习俗与传统技艺,如苗族的稻作文化、维吾尔族的园艺技术等,让农民感受各民族在农业生产中的智慧结晶。

随后,实践成员结合真实案例,向农民普及反网络诈骗知识,重点讲解虚假链接和冒充客服等骗局的识别方法,现场演示“96110”预警电话的功能,并协助老人设置方言版反诈提醒。一位村民表示,经过指导,已了解应对诈骗问题的方法。同时,志愿队向农民发放印有民族团结标语的反诈宣传材料,将民族知识与安全防范内容相结合,强化“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
本次活动覆盖天马镇多个农户,帮助农民掌握了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能,为农产品线上销售奠定基础;通过反诈宣传,增强了农民的数字安全意识;借助民族文化宣传环节,提升了农民对多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团队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年轻一代支持长辈尝试电商,认为这能减少传统销售的奔波之苦。

此次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与民族文化内涵,也让大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未来,团队计划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定期回访并提供技术指导与民族文化宣传服务,助力天马镇农民在数字时代实现增收致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撰稿:丁力 昊若 供图:刘煜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