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家乡红址,新型文创助力红色传承”——以天津市部分纪念馆集章活动为例的实践调研

为了传承革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行者社会实践小分队通过将参加红色纪念馆与集章活动相结合,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站: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行者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作为起点展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于1998年建成,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对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伟人的纪念,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生动得向后人了两位伟人光辉灿烂的一生,以及他们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在纪念馆中,通过仔细观看了每一个展览,从他们的生平事迹到革命历程,再到他们的家庭生活,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和崇高。
第二站:中共天津历史博物馆

跟随着红色印记,成员来到了中共天津历史博物馆。馆中通过4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和大量的历史文物以及真实的影像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从“五四”运动以后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亲怀和正确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的辉煌的业绩,谱写的一篇篇壮丽的篇章。该馆现已成为社会各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第三站:中共中央北方局

中共中央北方局是中共中央派驻北方地区的领导机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以北平和天津为中心,发动和领导北方人民开展了多项爱国主义运动,如国民会议运动、五卅反帝运动、玉田农民暴动和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等,传播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力量。
特别是在刘少奇领导时期,北方局不仅统一了思想,坚决肃清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还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组织,推动了华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第四站:平津战役纪念馆
最后一站成员们来到了平津战役纪念馆。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氛围和肃穆的雕塑,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馆内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照片、影像资料以及详细的文字说明,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平津战役的全过程。从战役的策划、实施到最终的胜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让人不禁为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奋斗而肃然起敬。

参观结束后,我们深感震撼与鼓舞。平津战役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一座精神的灯塔。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将积极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以文创之力,助红色传承
团队成员还积极参加了纪念馆举行的“一起去盖章”活动。在场馆内共有九处设有自助盖章机,每枚印章都能在场馆中找到对应的展品。集章活动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让参观者在集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于他们的了解与记忆。

纪念馆里的集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品质、深体验的旅游方式,让游客通过收集印章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景点,形成专属的纪念和回忆,同时促进文旅消费产业释放。文创设计激活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激发青少年主动学习、探寻革命历史的兴趣,创新了红色文创体验形式。

撰稿:杨雯晴薛涵木
摄影:陈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