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近日,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赴宁德市周宁县紫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依托专业优势与数学建模知识,聚焦当地高山土豆产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一、深入调研:摸清产业现状,探寻发展潜力
  
  实践队围绕紫云村高山土豆产业,设计涵盖种植规模、单产、农户收益、市场价格等的调研问卷,采用“入户访谈+田间实践”双线模式: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交流种植细节;跟随农户下地,体验1200米高海拔种植环境,直观感受土豆品质。数据显示,规模化种植后农户收入显著提升,高海拔优势凸显,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理念。
  
  于浦源镇紫云村望故乡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走访中,实践队队员邱鸿杰与合作社负责人探讨产业全链条发展。谈及未来发展方向时,负责人透露,县委书记关注表现发展,计划推行"土豆与茶树套种"立体模式,借高低作物搭配实现"一亩双收",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二、产业升级:推广与融合并举,激活发展动能
  
  紫云高山土豆作为周宁高山马铃薯代表,拥有百年种薯历史,获"福农优品"口碑与"高山明珠"的美誉。针对调研发现的线上推广弱、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实践队开展抖音直播推广,首场反响良好,为农产品触网打开新窗口。实践队离开前,负责人与实践队队员们相约来年土豆成熟时发送视频给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这朴实的约定里,藏着的是乡亲们对好日子的向往。
  
  实践期间,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郭进辉和数理学院辅导员林丹丹作为指导老师全程指导。深入参与研学路线的设计与农旅融合实践环节,郭进辉指导将“坑种垄作”传统技术转化为研学项目,建议增设农耕传承人教学;林丹丹提议在土豆美食节融入周宁鲤鱼文化与非遗元素。两位老师还就游客分流、安全保障等问题给出建议,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三、专业赋能:以知识反哺乡村,助力科技兴农
  
  实践中,队员既学作物辨识、采摘,体会农耕艰辛,也用专业知识反哺乡村:为村里老人清扫庭院、教用智能手机;又结合数理专业与数学建模技能,分析土豆产量、成本收益等数据,提出设计IP形象、扩宽直播影响、推标准化种植等建议。
  
  基于调研数据,团队用数学建模开展系统性分析:种植上,以10亩示范田数据及环境指标构建生长预测模型,分析产量影响因素;市场中,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不同推广力度下的需求规模;成本收益上,用回归分析模型找收益最优种植规模;还将消费者研学偏好纳入决策树模型,优化活动安排。以科技赋能农业,朝着总书记期望的农业现代化方向迈进。
  
  点“土”成金实践队,以专业所长助力百年种薯产业焕新,用实际行动诠释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担当,为紫云土豆产业升级注入“宁师智慧”,让“小土豆”成为带动增收的“金疙瘩”。
作者:周欣 卓文婷 雷丹玲    来源:周欣 卓文婷 雷丹玲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
  • 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 青春脚步丈量乡音厚度——湖工商学子深入望城社区启动方言保护调研
  • 凯里学院实践团走进养小村:用青春关怀温暖特殊群体
  • 武汉学院拾穗志愿服务队:安全课堂点亮暑期,守护童心成长
  • 探访老党员,赓续红色血脉
  • 探访老党员,赓续红色血脉
  • 为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7月8日上午9时,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漆扇凝红韵,艺笔绘党徽”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荆门市京
  • 实践报告 2025-07-11
  • 从荒漠到“金库”——科技赋能沙棘,绘就一七〇团乡村振兴“金色画卷”
  • 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邑路同行,情满邑乡”志愿队深入基层开展医疗调研
  • 寻迹齿轮上的中国——南信院学子穿越160年工业文明,解码智造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