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丝路箱伴”团队赴连云港港口集团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为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探索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2025年7月25日至26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丝路箱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苏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主题为“差异化运营赋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形式,聚焦连云港港口集团在铁海联运模式上的创新实践及其对中欧班列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团队成员们首先了解到,连云港港口集团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中欧班列重要的海陆联运枢纽,在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布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货物运输的关键节点。在与港口集团运营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深入学习了其积极探索的“铁路+海运”无缝衔接模式。该模式通过优化流程、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稳定性和海运的成本、运量优势,实现货物的高效、便捷转运,显著提升了中欧班列全程运输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图为团队了解连云港港口集团运输模式赖玺睿供图
  
  数字化赋能,效率跃升看得见
  
  调研过程中,港口集团强大的数字化转型成果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调度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集装箱的位置、船舶动态和火车信息,这场景太震撼了!”团队成员王硕感叹道,“数字技术让整个港口像一台精密仪器高效运转。”港口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引入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集团构建了一套覆盖全流程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集装箱的精准定位、智能配载和动态调度。
  
  “这套系统极大缩短了货物在港停留时间,平均周转效率提升了30%以上。”港口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向团队介绍道。高效的运营直接体现在亮眼的成绩单上:2024年,连云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911列,同比增长13%,运量规模稳居全省首位。这背后,正是数字化为港口运营效率注入的强大动能,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为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数字化技术赖玺睿供图
  
  通过调度中心的监控屏幕,队员们看到了数字化赋能的生动场景:五颜六色的集装箱鳞次栉比,巨大的自动化岸桥在空中稳健穿梭,精准地将集装箱装卸至万吨巨轮。从货物进港信息录入开始,到后续的运输、仓储、装卸等环节,均实现了智能化管控。这种高效的运营模式,不仅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为中欧班列的稳定、高频次开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港口保障。
  
  深化合作,铁海联运成果斐然
  
  在专题座谈会上,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与“丝路箱伴”团队围绕铁海联运的发展现状、核心优势及未来规划展开了深入交流。负责人详细阐述了连云港港在铁海联运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具体举措,特别是通过加强与铁路部门、国内外大型航运公司的紧密合作,优化运输组织流程,提升“一站式”服务质量。
  
  图为港口集装箱搬运工作赖玺睿供图
  
  “2024年,连云港港铁海联运完成量达到35.5万标箱,同比大幅增长48.7%,创下历史新高。”负责人用数据展示了铁海联运模式的巨大潜力。他强调,这一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多方协同下形成的稳定、便捷、成本更优的联运体系。除了铁海联运的突破,连云港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3.46亿吨,同比增长7.65%;集装箱量669.07万标箱,同比增长9.03%,同样刷新纪录。新开辟的中远海运美西北航线、巴西滚装新航线、中柬直航航线等,进一步织密了连云港港的国际航线网络,为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贡献了“连云港力量”。
  
  实践求真知,青春助力新丝路
  
  为期两天的调研充实而深刻。团队成员夏雪表示:“这次‘三下乡’实地走访,彻底深化了以往对现代港口和物流体系的认知。连云港港口集团在铁海联运和数字化方面的创新实践,特别是其显著提升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团队成员理解中欧班列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最鲜活的案例。”队长施成裕补充道:“负责人分享的具体数据和运营细节,以及现场看到的智能化作业场景,都是在书本和新闻里难以获得的宝贵经验。”
  
  满载着详实的一手资料、深刻的实践感悟和港口人的宝贵经验,“丝路箱伴”团队成员们踏上归程。此次连云港之行,不仅是对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建设成果的一次深度触摸,更是一次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教育。团队成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三下乡”调研为新的起点,系统梳理总结连云港港口集团在铁海联运协同发展、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致力于讲好“一带一路”物流故事,为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江苏经验”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团队将把在连云港汲取的“智慧港口”理念与“联动共赢”经验融入后续研究,持续关注铁海联运模式的创新升级与国际物流通道的韧性建设,努力为绘就中欧班列联通世界、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画卷增添南财学子的思考与注解。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广阔舞台上,南财学子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探寻发展真知。(通讯员 郑钰然 范益雯)
作者:郑钰然 范益雯    来源:郑钰然 范益雯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
  •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钢铁为钥,探 “一带一路”:南财学子调研仁创集团
  • 寻迹红色根脉:探秘红色遗迹之旅
  • 寻迹红色根脉:探秘红色遗迹之旅
  • 2025年7月15日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电(通讯员李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实践报告 2025-07-28
  • “冀土寻星火・宣讲续荣光”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活动——参观校史馆感悟八秩医路传承
  • 寻脉西柏坡 | 九旬韩花珍:红色家训励青春,赤焰初心代代传
  • “智汇先锋志愿服务队”暑期实践团队回到家乡,调研爱国主义基地,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 厦门医学院“寻闽都印记,续时代华章”实践队赴“红军长征第一村开展红色历史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