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探秘梧林村 红砖古厝听南音,青石小巷触非遗——厦门医学院赴泉州晋江开展非遗文化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来源:翟得巧
  7月7日,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非遗匠心传古韵,医暖桑榆践文明”社会实践队走进泉州梧林传统村落,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与传承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和深度访谈,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闽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寻迹三雕艺术:红砖古厝中的匠心传承
  
  7月7日上午,实践队抵达梧林村。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巷道,穿梭于鳞次栉比的闽南传统红砖古厝之间。山墙上的砖雕、梁架间的木雕、门墩上的石雕,这些精妙的“三雕”艺术令队员们叹为观止。这些精美的雕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生动见证。从选材到完工,每一步都藏着老匠人的智慧。
  
  三雕细节
  
  二、体验拓印技艺:方寸红砖上的文化密码
  
  在梧林古厝的宁静角落,一场别开生面的“拓印红砖”非遗体验活动正在悄然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了文化温度的传递。
  
  活动现场,参与者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将宣纸小心翼翼地铺在那历经岁月洗礼、凹凸不平的红砖纹样之上。红砖上的缠枝纹、回形纹,这些古老的图案,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审美,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当沾了墨的拓包轻轻敲打在宣纸上,砖上的花纹便一点点显形,仿佛穿越时空,将历史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文化的温度在指尖传递,非遗的魅力在心中绽放。
  
  同行的小伙伴们将拓印作品整齐地摆放在古厝的展示墙上,红与黑的碰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路过的游客们忍不住停下脚步,惊叹于红砖上花纹的精美:“原来红砖上的花纹这么美!”这不仅仅是对非遗技艺的赞美,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发现。
  
  实践队队员陈紫琳亲自体验非遗红砖拓片
 
  
  实践队员红砖拓片成果展示
  
  三、聆听南音古乐:千年雅韵的现代重生
  
  午后,队员们踏入南音咖啡馆,三弦、琵琶、洞箫的乐声轻轻响起,婉转悠扬,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我们有幸采访到南音传承人,她讲述道,南音的曲调藏着闽南人的细腻情感,灵感或许源于闽南俗语的智慧,或许来自海边潮起潮落的韵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今,南音的“生命力”正在于它能够走进咖啡馆、走进年轻人的手机,以新的形式焕发生机。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时尚融合,南音不仅活在历史里,更活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中,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
  
  实践队师生聆听南音表演
  
  四、践行使命担当:医学青年的文化自觉
  
  活动尾声,实践队队员们不禁感慨道:“作为医学生,我们既要精研医术,更要厚植人文情怀。非遗保护与健康中国同样关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不仅增强了文化自信,更深刻认识到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担当。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