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预防慢性病,助力健康中国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慢性管家”暑期社会实践队
本网讯(通讯员 李娇)
为了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我有幸成为湖北医药学院“慢性管家”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在十堰市茅箭区艳湖社区、人民广场、源园公园,以问卷,宣讲,义诊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本次实践历时14天,具体时间为6月30日至7月13日。通过这次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和感悟,同时认识到慢性病预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首先,我学会了沟通。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桥梁,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在进行问卷调研的期间,我遇到了许多和蔼可亲的老人。在学校,我的交际圈基本局限于班内,很少与陌生人交往。再加上我的性格文静,不善言辞,所以起初我的问卷调查效率极低。所幸调查的老人都很亲切,让我不要紧张,慢慢来。我也逐渐敞开心扉,不断精进自己的话语。当他们向我说明最近的一些不适症状,或是表现出消极治疗的倾向时,我会耐心告诉他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积极就医。虽然部分老人前言不搭后语,言语含糊不清,但是我并未将这些困难看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相反,我将它们视为我不断进步及提高的动力。

图为两位实践队成员正在调查老人健康状况。通讯员 林亮 供图
其次,我明白了细心的重要性。细心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保证质量。在实践的第四天,我们团队与艳湖社区社区医院的管理人员联络,争得同意后开展宣讲活动及义诊。我作为宣讲员的助手,负责引导老人到宣讲地点。但由于疏忽,我们告诉了老人错误的地点。虽然老人们表示不介意,但我深感愧疚难过,认为辜负了他们的信任。我作为实践活动的负责人,对外代表着团队的形象,应该为每一位受邀请的老人提供便利。平心而论,在联络完老人后再三确认地点不算困难。我决心吸取此次教训,总结经验,在之后的实践中多一分细心,少一点鲁莽。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老人进行健康宣讲。通讯员 林亮 供图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在开始义诊前,团队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培训,并认真讲解注意事项。活动当天,团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深入社区引导老人到达测血压的地点,另一组人则布置场地。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艳湖社区周边的医疗设施,健身器械十分完善。大部分老年人饮食清淡,注重锻炼。在与当地医护人员交流后,我们发现该社区非常重视慢性病管理,经常将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小知识制作成图片供人观看,还定期量血压,血脂,为居民设计健康方案。在交流中,我们认识到了实践开展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当地的工作人员产生了由衷的钦佩之情。十堰作为一座山城,交通不便,但这片土地上却孕育了数个三甲医院,吸引着许多人前来养老。究其原因,是源于对老年人群体的重视,以及得天独厚的环境。康养产业的不断发展,降低了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慢性病预防知识的了解水平。这种氛围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投身居民健康水平中去。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老人义诊。通讯员 林亮 供图
最后,我将“爱老敬老”铭记于心。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十分重视孝道,注重对老年人的关爱。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一家人民广场的疗养院。看到我们的到来,尽管老人们的身体活动已经不是很方便,但她们还是会尽力的和我们打招呼,我感受到了那一份热情,是多么的令人感动。特别是一位老人见到我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样一份小小的关心,有时候也会显得那么重要。尽管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关心爱护老人们的心,不能阻挡青年一辈对老年人的亲切问候。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老人展示如何组装扇子。通讯员 林亮 供图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与老人沟通,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尽管这次实践过程并不简单,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但我觉得在这次实践中,我的收获是在学校,在书本中远远学不到的。
这次慢性病预防的实践活动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场实践,更像是一场历练,一场试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到了很多。在未来面对一些相似的困难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理性应对,以及沉着思考。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改进,助力慢性病预防。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0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学习传统文化,争做时代新人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前往陕西省107个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放飞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
  • 十堰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预防慢性病,助力健康中
  • 厦门大学“全力以富,杨梅吐气”暑期社会实践队:
  • 厦门大学“全力以富,杨梅吐气”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