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是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文化遗产作为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24年1月29日,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前往盐城市射阳县文化馆开展调研实践,本次调研邀请了射阳县文化馆馆长顾东升、射阳县团委副书记张祖将以及河海大学商学院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史玉莹老师参与。
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合影留念 首先,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成员对射阳县文化馆进行参观了解,了解了农民画的历史发展。射阳县农民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农民在耕作之余,自发地利用墙壁、黑板,开始创作壁画、漫画,直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到70年代,全县的农民画创作队伍发展到200多名。1993年,射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已拥有1500多人的创作队伍。数以万件的农民画作品或参展或获奖或被国内外友人收藏,受到中外友人的好评。近日,龙腾盛世·画里鹤乡——射阳县农民画迎新春精品展系列活动在江苏省文化馆开幕,深受地方群众的一致好评。
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参观射阳县文化馆
接着,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成员对话射阳县馆长顾东升,有针对性地询问并调研了农民画的生存状况与发展困境,进行了农民画体验。顾馆长欢迎河海大学师生的到来并指出:“射阳农民画内容丰富,来源广泛,近年来农民画的画家们还很好地将射阳非遗蚕桑、渔民画等与农民画结合起来。目前,射阳农民画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打造农民画衍生品并走进景区、星级酒店。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全县每年除了定期开展免费的农民画培训班外,还积极推动“农民画”走进校园、融入学生“第三课堂”,让“中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的招牌擦得更亮。希望河海大学的师生们将农民画带进高校,促进农民画的传播与传承。”射阳县团委张书记也热情地表示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成员给射阳文化发展带来曙光,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做农民画的调查研究,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面对射阳县文化馆和射阳县团委的热情招待,史玉莹老师也对射阳农民画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光明的发展前景表示认可,详细叙说了乡音绘韵——数字农民画赋能乡村振兴的计划安排,期待与射阳县文化馆和射阳县团委合作,共同传承与保护射阳非农民画,带动乡村振兴。
河海大学艺彩乡风实践团成员与射阳县文化馆馆长、团县委副书记交流
活动的最后,三方共同签署了河海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并举行了挂牌仪式。射阳农民画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省民间文化艺术标志性符号,更是江苏对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名片。希望共同合作,推动射阳非遗农民画的长远发展,不断放大农民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用文化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射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三方签署协议书

河海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