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鉴于此,2024年1月17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有“坭”实践团队在张红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生前担任第一书记的地方——广西乐业县百坭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实践调研、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方式,以实证调查、问题分析的思路展开,深入探究“烟+稻+X”新模式对于百坭村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团队收获颇丰。
帮扶政策力度大,村民奋力奔富裕
振兴有“坭”实践团队与第一书记农俊海书记进行面对面访谈。在与农俊海书记的对话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在百坭村,只种烟或只种稻的耕作方式比较常见,但由于作物种类少,受市场影响大,土地利用率较低,村民收入增长到达瓶劲期。百坭村村委在上级的指导下,立即出台帮扶政策,因地制宜,根据两种作物的生长期差异,引导农户将两种作物轮作并发展适宜的养殖业,并加大对农户财政上的补贴,充分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仅如此,对于成熟的烟叶,百坭村村委与专门收购企业合作,让收购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烟叶,降低了有烟叶生产而无销售渠道的风险。村民在村委的带动下,积极探索、尝试新模式,用勤奋写下富裕华章。在访谈的末尾,农俊海书记自豪的说,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帮扶下,百坭村将会实现长期收入稳定、安居乐业,农业兴、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图为团队成员梁培干对第一书记农俊海书记进行访谈 图 黄宇慧供
新模式铺就振兴道路,村民劳作苦也甜
在调研中,团队采访了该村实行新模式的“大户”,继续深入了解新模式的重要作用及其存在的缺点。该“大户”家中有一对年近50的中年夫妻。团队成员拿出准备好的问卷,根据问卷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根据他们的回答,团队成员得知,他们两人积极响应村委倡议,试行新模式,在得到收益后,继续将其他空闲的土地租过来,形成规模效益,扩大获利空间。当被问到扩大规模是否辛苦时,那位阿姐露出欢快的笑容,操着一口桂柳话,说:“辛苦是辛苦,但是国家有补贴,收益又多,当然想扩大规模咯”。“但是,这个新模式呢,也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像几年前,百坭河涨水很高,淹没了地,收益就少了……”阿叔补充道。根据他们的描述,团队成员加深了对新模式的认识程度,这也推动他们努力去寻找减少田地受灾的办法。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采访“大户” 图 黄宇慧供
村屯各地多走访,乡村实况多掌握
团队成员讨论认为,仅访谈一组“大户”,还难以总结出乡村振兴的正确规律性认识,于是,团队成员们便决定走访百坭村更多屯。成员们得知百布屯有一所幼儿园——文秀幼儿园,趁着家长们都来幼儿园送孩子,团队成员们在幼儿园门口静候调查对象的出现。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家长引起了成员们的注意。“您知道'烟+稻+X'新模式不”,团队中一位熟悉当地方言的队员向前询问。那位家长应声点头,原来,他家也采用了这一新型耕作方式,紧接着,成员们继续询问细节。成员们还顺着公路,来到了百坭屯和果乐屯。阿姐、阿叔、阿奶……成员们一个一个询问,一个一个调查,问卷一张一张被填写,缺漏的数据的也越来越详实。根据广泛的数据,队员们分析出,采用新模式进行生产的农户,年龄大多在30-60岁之间,且都愿意继续扩大规模,但是由于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少,便只能在当前规模下提高单产。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农户表示,新模式中的“X”可以是清水鸭或者稻花鱼,未来他们会继续深入探索、发展新模式。这些,为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新模式提供了更多信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振兴有“坭”实践团队深入百坭村基层,不仅为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供了现实支撑和数据支撑,而且提高了成员们实践探究的能力,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与第一书记合影 图 黄宇慧供
至此,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调研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