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传承红色基因,奏响青春旋律

发布时间:2024-07-15     阅读
为深入学习和缅怀革命先烈,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增强党性教育,2024年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心悟六安红土韵,三校联袂思政行”社会实践团与同济大学、皖西学院的实践团一行前往安徽省六安市独山镇参观了六霍起义纪念塔、独山革命旧址群以及六霍起义纪念馆。

缅先烈英魂,传红色基因      

六安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年代,这片红色土地上,共有30多万“皖西”儿女为国捐躯。跟随着历史的脚步,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六霍起义纪念塔。纪念碑前,实践团代表怀着沉痛的心情,抱着敬仰的情怀,迈着沉重的步伐,为烈士们献上花篮,向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为实践团代表正整理献给烈士的花篮(通讯员 陈鸿宇 摄)

随后,全体师生肃立,集体向革命烈士默哀。在党校老师的引领和讲解下,三校联袂实践团一同参观了纪念塔内部,使让他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伟大牺牲,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洗礼,在凝思追忆中强化了红色信念。

        
图为实践团师生为烈士默哀的现场(通讯员 陈鸿宇 摄)

访革命遗址,寻红色记忆       

实践团来到独山革命旧址群,跟随讲解员近距离参观独山红军街、苏维埃俱乐部、暴动指挥部等地。讲解员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每个历史遗址的背景和重要性,让实践团成员对独山暴动及其在革命历史中的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革命时期的物品和遗迹,如军装、武器和日常用品,也让每位实践团成员对革命岁月的艰辛生活有了加真切的感受。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独山革命的物品和遗迹(通讯员 邓以诺 摄)

研革命历程,悟壮志情怀

回望历史,我们继续参观前行,讲解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六霍起义纪念馆的展区,包括“暗夜曙光”“六霍烈焰”“赤土风云”三个展区,这些展区生动地再现了独山暴动、六霍起义以及苏区建设的峥嵘历程。此外,讲解员着重阐述了红四方面军的苦难与辉煌,提到独山一共走出了以洪学智、皮定均等为代表的共和国开国将军18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将军镇”。此次参观学习激励实践团成员赓续红色血脉、秉承先烈遗志,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六霍起义纪念馆的现场(一)(通讯员 姚婷婷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六霍起义纪念馆的现场(二)(通讯员 姚婷婷 摄)

谈党学感悟,扬红色精神

在党课现场,三校实践团成员共同观看了《独山暴动》视频,重温伟大革命的伟大历史,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视频中革命者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位实践成员,坚定了他们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的决心。之后,举行了三校联袂思政行研讨会,由桂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皖西学院各派学生代表分享当日党性学习活动的心得,同济大学的专家为今日活动做出总结与点评,旨在一起交流学习,共同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图为三校联袂思政行研讨会现场桂工学子代表发言(通讯员 邓以诺 摄)

实践总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六安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本次深入的党性教育实践活动,三校联合的实践团成员不仅探寻了红色文化的足迹,也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团队一定会铭记独山英烈的奉献精神,坚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信念,沿着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三校联袂实践团队合照(通讯员 姚婷婷 摄)
作者:李盼、姚婷婷、陈鸿宇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心悟六安红土韵,三校联袂思政行”社会实践团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青春之心灵,下乡共成长——兰州理工大学学子进东乡社区与少数民族儿童开展心理关爱志愿服务
  • 空巢里的余音——走访禾丰村中老人的实录
  • 传承红色基因,奏响青春旋律
  • 治美“乡”间路、问需于“村”民、文化促“振兴” --纺织服装学院“东'纺’红”实践团赴铺坪
  • 走访基层连队:一路风景一路收获
  • 7月14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同做石榴籽,共筑民族梦”社会实践团队,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0团12连进行了走访调研活动,旨
  • 社会实践活动 07-15
  • 山东大学“E韵非遗梦相承”社会实践队召开安全教育与思想建设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