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课堂·匠心筑梦”——苏信学子以专业所长点亮外来务工子女的“智造”梦7月1日至14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启匠心"志愿服务团深入无锡市惠山区晴山蓝城社区,开展“七彩课堂·匠心筑梦”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聚焦外来务工子女需求,创新打造“急救自护教育”“智能制造科普”“七彩匠心课堂”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多元匠心课堂与关爱帮扶。本次志愿服务由全国劳动模范陈亮亲临助阵,将传播“工匠精神”,点亮“智造”基因的活动内涵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实践、传播,更通过工匠故事宣讲,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动人内涵。
梦想启航:探索制造实训基地,触摸制造的力量苏信学子志愿者团队组织外来务工子女走进制造实训基地,开展了一场以“探秘智造、点亮梦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子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讲解、演示与互动体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制造世界的大门,让科学的种子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通过“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制造的魅力,理解知识与实践的关联。这种“专业输出+实践引导”的模式,不仅是对学子们专业能力的锻炼,更是用知识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匠心筑梦:给孩子们的梦想课堂 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国工匠课堂”在苏信校园开展,特邀行业内的工匠大师与苏信学子一同,为外来务工子女带来了一堂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制造启蒙课。活动以“传承匠心、点亮梦想”为主题,让孩子们在与工匠的近距离交流中,感受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心中播下追求卓越的种子。
大国工匠走进“筑梦课堂”,旨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技艺的魅力。工匠们用朴实的语言、精湛的技艺和敬业的态度,为孩子们树立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榜样,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当最后一堂七彩课堂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手中紧握的机械模型、3D打印的小物件,早已不是简单的手工成果——那是苏信学子用专业所长,为外来务工子女编织的“制造梦”雏形。齿轮转动的声响里,藏着对精密的向往;打印喷头的轨迹中,跃动着对创造的渴望;志愿者讲解时的耐心眼神,更让孩子们明白:梦想从不怕平凡,只要肯像工匠般打磨,就能在时光里发光。
这场跨越校园与社区的接力,不仅让外来务工子女触摸到制造业的温度,更让他们读懂了父母劳作的价值。未来,苏信学子将继续带着专业初心,把七彩课堂搬进更多角落,让“制造梦”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扎根、生长。因为他们知道,每一颗被点亮的童心,都可能是未来中国制造的星星之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