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扎根基层,2025年7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生不息,绿韵青春”生态护河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南京市溧水区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实践活动。团队围绕环保宣讲、巡河护河、净滩行动、垃圾分类四大主题,深入社区、学校、河岸与农田,以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笔,绘就生动而坚实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画卷。
环保宣讲:传播绿色理念,浸润多元群体 团队注重环保知识的普及与推广,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场景化宣讲。在蟹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结合乡村环境特点,强调垃圾分类对健康生活的积极影响。宣讲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增强了老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感。
同时,团队成员走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农业生产中环保方面的不足之处,开展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技术宣讲。结合典型案例,团队成员与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绿色生产路径,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建议,赋能乡村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在面向青少年的活动中,团队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强、趣味浓厚的环保课堂。如“小小‘碳’索者”“垃圾变形记”“一张纸的‘折’学”等课程,从环境问题切入,引导孩子们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并通过手工艺制作、科学实验等方式,深化其对环保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巡河护河:精准监测水质,科学守护清流 团队充分发挥跨学科专业优势,对南京市月牙湖、玄武湖、秦淮河及三干河段开展系统性的水质调研工作。队员们严格遵循采样规范,在不同河段设置多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利用pH计、溶解氧测定仪等设备,对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及微生物指标等进行精密检测。
初步数据显示,部分河段存在氨氮与COD指标异常,尤其是三干河中游氨氮含量明显偏高。这些结果为污染源追踪和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团队成员还结合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沿岸居民对水环境的认知与建议,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公众关切,为政府河道治理工程提供社会调研支撑。
净滩行动:清理河岸垃圾,还原生态之美 在开展水质监测的同时,团队积极组织净滩行动,对河岸带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志愿者们手持工具,沿月牙湖、三干河段等水域步道,捡拾塑料瓶、废弃包装袋、枯枝杂物等各类垃圾,并进行分类,投入垃圾箱。尽管天气炎热,但大家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还原河岸的自然洁净,向周边居民传递“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环保理念。
垃圾分类:倡导习惯养成,推动源头减废 垃圾分类是团队宣传的重点之一。团队在蟹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儿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与模拟游戏,通过卡片分类、实物投递等互动形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垃圾分类标准与方法。
此外,团队在社区设立环保宣传点,结合宣传材料,向居民介绍新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倡导从家庭做起、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共建清洁美丽的乡村环境。
从环保宣讲到巡河护河,从净滩行动到垃圾分类推广,“生生不息,绿韵青春”生态护河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多元视角、扎实行动,深入乡村肌理,传递绿色理念,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