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挖掘苏皖毗邻区乡镇文旅产业潜力,推动区域文旅品牌共建与高质量发展,近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组建“苏皖毗邻区乡镇文旅产业特色化发展路径探索”实践团队,由何霞书记、李刚副教授引领,前往南京市江北新区、滁州市汊河镇、施集镇等地,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党建引领,深入合作。6月26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领导与汊河镇领导举行了合作揭牌仪式。仪式上,学院书记表示,此次合作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为汊河镇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践助力。汊河镇领导详细介绍了汊河镇周边发展情况,表示期待双方携手探索出苏皖毗邻区乡镇文旅产业特色化发展新路径,实现互利共赢。

实地调研,交流学习。实践期间内,团队成员首站来到滁州太平山庄、南京青山渔村等地,通过与民宿经营者、游客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周边民宿的经营模式、服务特色、客源市场以及存在的困难,同时对游乐设施的布局、安全性、吸引力等方面进行细致评估,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区域间联合发展提供相应路线。

深挖文化,结合商业。在汊河镇调研期间,团队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对汊河老街、延塘古银杏树等进行重点考察。成员们通过拍摄、记录、访谈等方式,探寻景点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为后续文旅项目开发提供文化支撑。同时,团队还对兴茂水世界、景华生态园等游玩景点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运营模式、营销策略和游客反馈,总结成功经验与改进方向。
考察水质,发掘特色。水质状况对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实践团队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汊河周边水质进行考察。他们结合水文资料分析,评估水质对文旅项目的影响,为打造生态宜居的文旅环境和开发特色水上项目提供依据。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队成员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更为苏皖毗邻区乡镇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未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地方的合作,持续关注苏皖毗邻区乡镇文旅产业发展,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文旅品牌共建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