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金山青年学子为平潭古村文旅融合“把脉开方”

发布时间:2025-06-30     阅读
  2025年6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文旅赋能,创绘岚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北部湾驻村选调生李逸凡的陪同下深入平潭综合实验区北部湾片区白沙村与白胜村,围绕“解码古村文化基因,激活文旅融合动能”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实践队通过走访党群服务中心、记录特色建筑、访谈基层干部,探索海岛古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
  聚焦文化基因,深挖古村底蕴
  下午15时,实践队抵达白沙村党群服务中心。在与村干部的座谈会上,高玲女士详细介绍了村庄的特色资源:“白沙村以石厝群、白沙公园和特色民宿闻名,但文创产品开发仍是短板。”她拿出手机展示村民自制的简易手工艺品,“我们希望高校团队能帮助设计更具传播力的文创产品,比如融入石厝元素的贴纸、明信片等。
  针对石厝文化挖掘碎片化的问题,实践队计划以“符号提取—场景植入—产品转化”三步走策略,将乡村石厝群转化为文创IP。实践队成员展示了提前绘制的文创手稿,并围绕“如何将传统建筑符号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展开讨论。队员王裕盛同学表示:“石厝的灰白色调与海洋元素结合,可开发成IP形象,用于旅游伴手礼设计。”
  随后,实践队携带相机对白沙村核心区进行走访。镜头下,错落有致的石厝群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队员们在笔记本上标注:“石厝门楣的鱼纹雕刻、屋顶的压瓦石,均体现渔民祈福文化,需在导览路线中重点解读。”
  联动自然资源,激活旅游场景
  下午16时30分,实践队转赴白胜村。在村党群工作者林凯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青鸟飞鱼公园。站在观景台上,白沙码头全貌尽收眼底,渔船与碧海构成独特的人文景观。不远处,全国唯一的海景大蹦床公园格外引人注目。林凯介绍:“这座蹦床可同时容纳30-50人,上层设有木栈道,下层为休憩区,游客可在此吹海风、赏海景。”
  结合“微改造”理念,实践队建议在观景台增设可移动遮阳棚,既减少对原貌的破坏,又提升游客舒适度。队员杨洁现场绘制了简易规划图:“沿途可增设文化解说牌,串联餐饮与景点,形成闭环式旅游体验。”
  白胜村的特色餐饮业同样引发关注。林凯向实践队介绍了以海鲜为原料的“时来运转”“天长地久”等平潭特色小吃,并提出需求:“希望高校能协助设计统一的品牌视觉形象,提升游客对本地美食的认知度。”
  产学研融合,谋划发展蓝图
  调研中,实践队发现两村均面临“文化资源未系统开发”的共性问题。在与党群服务中心的总结座谈会上,高玲女士对青年学子的到来表示感谢:“高校的视角让我们看到新可能,比如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古村数据库,或通过短视频推广石厝文化。”
  实践队队长王子烨同学介绍后续计划:“我们将整合调研资料,设计‘古村文化导览路线’,涵盖建筑解码、美食体验、生态研学三大板块,设计一条精品旅游路线。”
  驻村选调生李逸凡同志表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期待实践队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落地项目,助力平潭打造‘国际旅游岛’名片。
  此次古村落走访调研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乡村发展需求,也为平潭古村落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学子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作者:文/熊舒雯 图/王子烨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推普进校园,趣味活动点亮语言之光:河南城建学院生科学院三下乡推普进校园
  • “党建引领聚合力 青春赋能治梁岗”——合肥大学“冶父‘青’风起,梁岗‘振’当时”实践团
  • 井冈山大学:社会实践赋能社区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
  • 探鉴湖发展 悟共富实践
  • “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金山青年学子为平潭古村文旅融合“把脉开方”
  • 校地同心绘振兴蓝图,金山学子创变岚岛文旅新篇章——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实践队赴平潭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