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实践队以科技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7月2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信息产业学院“星火耕科”璧山实践队,在陈昱铭、郝博成两位老师带领下,前往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智耘田园链科技,艺塑乡野话振兴”为主题,聚焦智慧农业调研、特色产业推广、乡村文创挖掘等方向,为乡村发展注入高校智慧。
智慧农业调研:科技赋能田间发展实践队首站深入当地智慧农业核心区域,走访番茄小镇、渝西蔬菜研发中心和特色商品展示厅。在现代化番茄大棚中,团队观察到智能温控系统与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场景,农户介绍了品种培育与种植技巧;蔬菜研发中心内,技术员展示了“绿色种植”技术,涉及种植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展示厅则呈现了农产品加工品的研发思路,团队从中了解到当地农业从种植到加工的产业模式。
调研过程中,师生直观感受到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从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到产品研发的技术创新,智慧农业的全链条升级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特色产业推广:新媒体助力乡村宣传为助力特色产业拓展影响力,团队分组开展实景拍摄与故事挖掘。成员走进田间拍摄作物生长实景,结合摄像机呈现农田风貌,整理成图文内容。同时,团队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当地产业,以“乡村+科技”的叙事方式展现特色农产品与种植场景,旨在拓宽产品销路、提升乡村关注度。
宣传内容发布后,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引发关注,团队协助对接宣传渠道,为当地特色产业搭建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以青年视角推动乡村品牌的线上推广。
乡村文创挖掘:艺术激活文化潜力实践队探访了昆虫王国特色产业基地和将军村莲花穴艺术村落。在昆虫王国基地,团队了解到其科普教育、生态养殖与文旅开发结合的产业模式;莲花穴艺术村落则通过文创产品开发、乡村艺术展览等形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模式,团队从中梳理乡村文创发展路径,为特色产业积累素材。
此外,团队围绕乡村文化元素展开创意构思,结合当地特色与艺术设计,探索文创产品与文旅体验活动的设计方向,试图以文化IP重塑乡村魅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创意支持。
校地交流座谈:共探乡村发展路径活动最后,师生团队与喜观村负责人开展座谈。负责人介绍了当地农旅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师生结合调研情况,从品牌建设、电商渠道拓展、乡村文化挖掘等角度提出建议,双方围绕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等话题进行交流,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
参与学生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乡村发展的潜力,以及专业知识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价值;学院老师则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组织更多师生参与乡村实践,推动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的对接。
实践总结: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为期数日的“三下乡”活动中,“星火耕科”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践行动,将高校智力资源带入乡村,在智慧农业、产业推广、文化创意等领域展开探索。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乡村、应用知识,也为喜观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星火耕科”实践队以科技和艺术为切入点,用青春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为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此类实践,让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贡献力量。
编辑:吴冰欣、涂梓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