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 名家散文里的端午节
  • 谈到作家中的“吃货”,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味儿”,笔下的端午节也透着一股浓浓的“咸鸭蛋味儿”。
  • 2025-08-30 关注:7
  • 红槿花开
  • 红槿花开
  • 晚来风急,很快,山间便下起了大雨,而后层雾突至,又当空高悬,将远处的山巅笼罩于内,使得满山的树木和竹林变成了忏悔的童子
  • 2025-08-30 关注:4
  • 苦夏
  • 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儿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
  • 2025-08-30 关注:5
  • 一穗红高粱,一杯泸香酒
  • 酒城泸州。七月。水流最丰沛时节的长江浩然东去。暑气蒸腾,在川南丘陵间如雾如烟。
  • 2025-08-30 关注:5
  • 童年野趣留乡愁
  • 所谓乡愁,应该是以童年的记忆为主吧,而记忆的组成一定有野趣、苦涩和艰辛,也一定有快乐!
  • 2025-08-30 关注:7
  • 我们兴化人 是用手走路的
  • 我们兴化人 是用手走路的
  • 说起行,我的故乡顶有特色了。我们的“行”其实就是行船。我的故乡兴化在江苏的中部,所谓里下河地区。
  • 2025-08-30 关注:5
  • 一双塞满玉米叶子的农鞋
  • 在我家,买得最多的:一是客厅书柜上的万册图书,再就是阳台三面环形的鞋柜上摆放着不同时期的百余双鞋。
  • 2025-08-30 关注:4
  • 春雨中,逛小店
  • 都说春雨贵如油,春雨大概也是知道这句话的,所以很是持重,轻易不肯下。
  • 2025-08-30 关注:4
  • 屋后海棠
  • 我家南楼后边,种着一排海棠。种它的是我的母亲,种它的时间在盖成南楼后不久,种它的目的主要是防风护院,也出于美化家园的考虑
  • 2025-08-30 关注:5
  • 青石板上见初心: 泰宁古城中的时空叠印
  • 沉思在残历碑下
  • 凡是来到沈阳的外地人,除了要看“一宫两陵”——故宫、北陵、东陵这些著名的历史遗迹外,都要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
  • 2025-08-29 关注:4
  • 家国于心 人月两圆
  • 又是一年月团圆,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诗会吟诵古今、赏月祈福乐声阵阵、吉祥兔儿爷普及民俗……
  • 2025-08-29 关注:5
  • 秋露·秋雁·秋实
  • 《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普照,夜晚气温下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
  • 2025-08-29 关注:5
  • 这里是翠湖……
  • 一枝流年里的红梅
  • 时间就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飘过来,又悄无声息地飞过去。一年又一年,春节就像怒放在这纷飞雪花中的一树红梅,绽放着光阴深处的芬芳和鲜
  • 2025-08-29 关注:5
  • 南京风景
  •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潮水。
  • 2025-08-29 关注:7
  • 廊桥相见
  • 四月,春水丰涨,仿佛一夜之间,浙南山区的溪水都满了上来。
  • 2025-08-29 关注:5
  • 远在眼前
  • 远在眼前
  • 大东海,浅蓝、碧蓝、橙蓝、深蓝、湛蓝……波峰浪谷,一望无际,前赴后继,直冲上十八层云霄。
  • 2025-08-29 关注:6
  • 今年清明未回乡
  • 今年清明节,我在南京。像我这样未能回老家的游子,很多。
  • 2025-08-29 关注:5
  • 一个完整的思想者
  • 早春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罗丹作品要来中国了,他的《思想者》,他的《地狱之门》,他的《青铜时代》,他的《加莱义民》,
  • 2025-08-29 关注:3
  • “天坑”与“地缝”
  • 若想让每次旅行都有所收获,出发前设计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就像看小品准备笑、看悲剧准备哭一样。
  • 2025-08-19 关注:7
  • 锦绣草
  • 那天,我带着我的“童年”,千里迢迢地见到了它——盘锦红海滩上的碱蓬草。
  • 2025-08-19 关注:5
  • 黄河三叠
  • 黄河不废,万古长流,日升日落,昼夜更替,此长彼消,循环往复。我们注视着她在自己源远流长的容器里,永远安澜从容,且歌且舞,水清河
  • 2025-08-19 关注:4
  • 汪曾祺笔下的元宵节
  • 有人给汪曾祺先生贴标签,说他是乡土作家,他不乐意接受;又有人说他是风俗画作家,他就很开心,并坦承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 2025-08-19 关注:6
  • 不安分的父亲
  • 你的脑子有时像一团飘浮不定的云,有时又像一块冥顽不化的岩石。你却要去追赶你的飘浮,锛凿你的冥顽。
  • 2025-08-19 关注:5
  • 发现更多乡村之美
  • 5月末6月初得暇,去浙江中部的浦江县乡间走了一趟,所见所闻与自己原本对乡村的记忆和印象差别很大,心中一时被欣喜填满。
  • 2025-08-19 关注:5
  • 大四季
  • 在商洛的山野里,刚下过小雨的薄雾中听到板鼓敲响,几位着泥色对襟衣褂的男人拉着板胡,中间的那位则手弹三弦,脚踩鼓点,声嗓高亢地唱
  • 2025-08-18 关注:6
  • 浙东散记
  • 浙东散记
  • 我喜欢这条江,在于它把溪与江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融合在了一起。溪流清泠欢快,像不谙世事;江则阔达奔涌,心怀远方。
  • 2025-08-18 关注:3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 二O一九年的时候,资深文学爱好者贾樟柯决定拍摄一部关于作家成长的长片,邀请我这个资深电影爱好者参与一下。恰好贾樟柯在他的家乡举
  • 2025-08-18 关注:5
  • 冬天的火炉
  •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 2025-08-18 关注:6
  • 你跑那么快做什么
  • 三十年前,听朋友讲起他的农民老父亲。这位老父亲一生赶牛车、赶马车,没有坐过汽车、火车。
  • 2025-08-18 关注:5
  • 大地之心
  • 本文以水滴的视角为线,融自然之美、历史之重与人文关怀于一体,串联起中国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致:从唐古拉山脉的澄澈雪山、晶蓝湖泊,
  • 2025-08-15 关注:6
  • 明月
  • 2025-07-31 关注:11
  • 论挫折与成长
  •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人视挫折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有人则将挫折当作成长的阶梯,坦然面对。
  • 2025-07-09 关注:16
  • 时光深处的星辰
  • 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林晓是一个普通的插画师。她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每天与画笔和颜料为伴,描绘着心中那些梦幻的世界。
  • 2025-07-09 关注:14
  • 爱情幻景下都市文明的憧憬
  • 沈从文短篇小说《三三》以柔和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的、淳朴自然的、充满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古老湘西社会和生动细腻地展
  • 2025-06-24 关注:17
  • 屋檐下的麻雀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每当看到这句话就会想到屋檐下的麻雀,既喜欢又讨厌。麻雀有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家贼。
  • 2025-05-19 关注:15
  • 两棵龙爪
  • 搬到新办公室,我决定养两盆花,打破一下办公室一成不变一堆纸张、文件味的单调格式。
  • 2025-05-19 关注:11
  • 月影谣
  • 抚着琴剑的人,已身在江湖。身在江湖的人,多了一份
  • 2025-05-19 关注:13
  • 午后
  • 我躺在床上。一些遐想
  • 2025-05-19 关注:11
  • 秋意的浓
  • 秋姑娘捧着彩盘来到人间,悄悄把颜料泼向大地。
  • 2025-04-15 关注:51
  • 麓山南麓
  • 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我站在湖南师范大学的牌楼前反复确认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
  • 2025-04-15 关注:33
  • 七星湖畔的春日絮语
  • 七星湖的春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昨夜还浸在料峭里的芦苇,今晨忽然就抖开了嫩绿的穗子。
  • 2025-04-15 关注:34
  • 青碑上的春絮
  • 苏中平原的四月,油菜花把阳光酿成了蜜。我们骑着单车冲下缓坡时,风里突然掺进了铁锈味——七战七捷纪念碑的尖顶刺破花海,像枚褪色的
  • 2025-04-15 关注:29
  • 晚照裁春
  • 湖畔的黄昏总爱把时光酿成琥珀色。垂丝海棠开疯了的季节,我惯常坐在青石凳上等落日熔金,看那些碎金如何从花瓣间隙漏下来,在涟漪间织
  • 2025-04-15 关注:32
  • 减法
  • 现在,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是4公里,由1.5公里乡村土路和2.5公里火车道组成。
  • 2025-03-18 关注:38
  • 九篇雪
  • 我说:“又下雪了。”我悄悄起床趴在窗子边往外看。外面黑乎乎的。我又说一声:“又下雪了。”
  • 2025-03-18 关注:45
  • 西双版纳笔记
  • 西双版纳就像一个梦,自小就在我脑海里萦绕。已看过她太多的图片和文字,但不知道真的走近会是怎样的情形。
  • 2025-03-18 关注:52
  • 《老生》后记
  • 年轻的时候,欢得象只野兔,为了觅食去跑,为了逃生去跑,不为觅食和逃生也去跑,不知疲倦。
  • 2025-03-18 关注:43
  • 秋天的况味
  •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
  • 2025-03-18 关注:45
  • 秋天的怀念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 2025-03-17 关注:36
  • 桃花烧
  • 许多年过去,依然记得那对忘情的恋人。当我从窗户向下张望,看到两个人影紧拥,一个深蓝,一个浅棕——隔了八楼的层高
  • 2025-03-17 关注:38
  • 鹤梦不离云
  • 人人都说故乡好。我也这么说,而且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这不仅出自于生命的本能,更是我文学立身的全部
  • 2025-03-17 关注:36
  • 古镇龙风
  • 出汉阴县城向北行走,其实是在秦岭南坡爬山。汉阴位于汉江以北的月河北岸,赏罢月河川道延绵百里金光灿灿的油菜花海
  • 2025-03-15 关注:33
  • 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
  • 爱是一份伴随着付出的关切,我们往往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
  • 2025-03-15 关注:34
  • 双城记
  • 那一年冬天我在大连,每天照例睡得很晚。
  • 2025-03-15 关注:38
  • 远方的呼唤
  • 其实我一直不太清楚“乡愁”究为何物,虽然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在品味着它。
  • 2025-03-15 关注:34
  • 公园
  • 公园就要拆去,别拆去记忆——金海心《把耳朵叫醒》
  • 2025-03-15 关注:41
  • 稻香园西里
  • 人民大学西门对面的三角区,面积不大,却因为有一点闲置的地方,成了一个小公园。
  • 2025-03-13 关注:47
  • 春天的青海湖
  • 因为深居内陆,青海湖的春天来得晚。因为海拔高、缺氧,青海湖的春天气温低。
  • 2025-03-13 关注:34
  • 敦煌痛
  • 如沙漠深处捞起的一个梦,绝美,连读音都绝美,却到处都痛。
  • 2025-03-13 关注:36
  • 新疆淘宝记
  • 去年夏天,到乌鲁木齐参加西部散文家论坛,会后在新疆大地上游走了几天,淘得了几件小玩艺儿。
  • 2025-03-13 关注:44
  • 父亲的生死时刻
  • 我有两位父亲,一位生父,一位养父,他们还是亲兄弟。
  • 2025-03-13 关注:29
  • 忆湘西过年
  •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
  • 2025-03-12 关注:29
  • 南半球的冬天
  • 我一拭眼睛。南半球的夜空,怎么看得见北斗七星呢?
  • 2025-03-12 关注:32
  • 第一次进城
  •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认识,就是一个人如果在差异较大的不同环境中来回波动着度过童年与少年时期,并且能够深切地感受这一波动
  • 2025-03-12 关注:45
  • 穿越秦岭
  • 秦岭这座山,在地理学家眼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 2025-03-12 关注:44
  • 蜀道难
  • 2019年9月8日早上,我们从徽县的宾馆出发去成县的“杜公祠”。雨不大不小地下着,很缠绵。风不大不小地吹着,风里包裹着初秋的寒凉。
  • 2025-03-12 关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