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搜索
今日首页
大学资讯
大学实践
三下乡
下乡支教
校园文学
校园图片
精彩视频
今日大学生
>
校园文学
>
优美散文
心情随笔
诗词歌赋
优美散文
短篇小说
我的小学老师
春节回家,我遇到了小学时教我的范老师,并一起吃了饭。
2025-10-10 关注:5
行走水木江南
眼前,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掩映在葱茏新艳的树木与或妍媸娇羞或竞相怒放的万花之中,一幅现代文明画卷在扬子江路边缓缓铺展开来
2025-10-10 关注:3
木锨
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村麦收碾打季节是木锨最忙碌的日子。在堆起的小山一般,脱离出的谷粮夹有麦糠、豆荚、秸秆末的粮食堆,要想把粮食
2025-10-10 关注:6
阿莲的世界
富山脚下有个大院子,香樟、梧桐、小灌木及蔬菜之间错落有致地坐落着一些低层建筑,前面那些一层建筑门上都挂着别墅字样,最后面的二层
2025-10-10 关注:4
大地秧歌
上善若水,水即生命。水的灵性、阴柔和缠绵,不只给予万物以生命的滋养,更给人类带来精神的润泽,尤其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民歌,都是与水
2025-10-10 关注:6
家乡的油菜花
乡村最有花情诗意的就是“油菜花”,每到阳春三月,油菜花开,大美在乡村。
2025-10-10 关注:4
走近刘鹗
当“刘鹗故居”四个青绿的大字,透过车窗映入眼帘时,我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那位把白妞、黑妞写得出神入化的刘鹗吗?
2025-10-10 关注:4
佛前哭泣的玫瑰
他是浪漫风雅的诗人,他是望穿秋水的情郎,他是一朵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2025-10-10 关注:3
三友相伴好度夏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这是今年夏天的典型特征。
2025-10-10 关注:3
夏夜乘凉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梅雨期一过,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最高温度突破历年的记录。
2025-10-09 关注:5
流淌在记忆中的古淮河
在秋菊盛开的时节,我信步来到淮安城北的古黄河畔。放眼四周,水榭楼台,景色如画,夹岸尽显现代都市气息。
2025-10-09 关注:3
好想牵着您的手
圆圆的脸,细长眼睛,宽阔的额头,一袭中式旗袍,这是唯一留存下来有奶奶影像的一张泛黄老照片。
2025-10-09 关注:5
辗转
十年前,一个很热的伏天,当我帮拆装队把塔吊拆完,已经是上午十点多。
2025-10-09 关注:2
不曾漂白的记忆
我第一次到湘乡县城的记忆不曾因为岁月的无情漂流而苍白。因为那次经历与我一生中的永远的痛纠结在一起。
2025-10-09 关注:2
坐听风雨静悟禅
说起这个话题,就不由得想起五灯会元中的一些公案。
2025-10-09 关注:4
竹林深处桂花香
学校车棚旁,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一根根挺拔的竹子,茂盛的叶子组成绿色的屏障,把车棚和花圃隔断开来。
2025-10-09 关注:5
月明扬州
湛蓝的底片一帧一帧叠着叠着,青黛而幽邃的天幕缓缓扯起,你从幽溟深邃的瀚海夜空独步款款而来……
2025-10-09 关注:3
家乡的古桥
老家的蒲塘河上有座古桥叫“蒲塘桥”,沧桑挺立四百多年而默默无闻,村里根本没有人拿它当回事,小的辰光除了在此捉鱼摸虾戏水外,几乎
2025-10-09 关注:3
娘,去往天堂的路还坎坷吗?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娘,您生前坎坷一生,饱受饥寒,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2025-10-09 关注:2
这里慢——高青散笔
在去高青的路上,“慢城”两个字一直在我的心头盘旋不去。为什么叫慢城?为什么独独看上了这个“慢”字?与今天这个“快”的社会,会不
2025-10-08 关注:3
奶奶,天堂里你那双小脚还好吗?
距寒衣节还有些日子,早晨起来打开门,吃了一惊:三姑骑着电三轮来到了我家门口。
2025-10-08 关注:5
提梁壶,一个美丽的误读
因同学邀请,我到无锡工艺技术学院参观,与一把被误读千年的紫砂壶相遇。
2025-10-08 关注:5
雪景有忆
2018年大雪如约而至,多年不见的壮观应时即景,醉了多少爱雪之人,即使不讲究浪漫的过客,也会用手机拍下身边奇景
2025-10-08 关注:5
老式钢笔
比起各式精美方便的签字笔,用钢笔书写的人越来越少。这么多年来,不管做工作记录,还是抒写文章,我总是使用钢笔,而且使用的是一支外
2025-10-08 关注:5
静候
在大运河畔的淮安古城附马巷里,有一座咸丰到光绪年间建造的苏北民房建筑,它用清砖灰瓦的特有色调,向世人展示着气势非凡的存在价值。
2025-10-08 关注:4
三月,你好
走过浓浓年味的二月,迎来了多情美丽的三月。柳丝照拂水面,阳光轻吻额头,十里桃花,一帘杏雨,还有最美丽的风景
2025-10-08 关注:4
背月亮的母亲
太阳公公休息了,母亲却不能休息。在一地的如银般的月光下,母亲艰难地挥动着锄头,一锄锄挖翻泥土,也把月色挖得银光四溅。
2025-10-08 关注:3
用味蕾记住一座城
常常在想,发明“衣食住行”这个词的人,一定是个穷酸秀才之类。
2025-10-08 关注:4
儿时掏蟹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敢。但我要说,里下河掏蟹洞的孩子,更甚一筹,不仅勇敢,而且机灵。
2025-10-08 关注:5
老屋
父母亲年事已高,不愿随子女进城居住,仍执意在乡下老家居住着。近年,由于父亲身体欠佳,我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也多了。
2025-10-07 关注:6
文字温暖了我的生命
清明时节雨纷纷,杨柳依依花争妍。四月的清明节,细雨饱含深情地滋润着脚下的土地,微风携带着无限哀思拂过故乡的每一个角落,鲜花承载
2025-10-07 关注:3
香暖的芝麻糊
暖暖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水波一样在屋子里流动着。电视机开着,低低的声音在耳畔若有若无。
2025-10-07 关注:2
妙道中医
我的祖父是名中医。祖父的锦囊就是中医的智慧。
2025-10-07 关注:4
一片海
我对海的幻想多于真实之海。睡梦中常出现海,可能是我不会游泳的缘故,我在梦的海里,被浪裏袭,被黑压压的海水吞噬,最后被海无边的阔
2025-10-07 关注:3
甜美的乡音
故乡是根,那里的土和水,哺乳我成长;那里的光和热,滋润我长大;那里的情和爱,温暖我的心。
2025-10-07 关注:4
又到槐花飘香时
乡下出礼,当车行至老家小学东边的水泥路上时,一股清新可人的、淡淡的、略微有些甘甜的清香随风飘来,顿时沁入心肺。
2025-10-07 关注:4
北京清晨的路口
5日一早6点,夫人一睁眼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对我说:“今早我们去眉州东坡吃早点”?
2025-10-07 关注:2
父亲的蒲艺
阳光和煦,山水清明,我走在故土的路上。“彼泽之坡,有蒲与荷。”
2025-10-07 关注:5
生长在诗经里的庄稼
麦子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民以食为天,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如此重要,作为人类伟大的文化结晶
2025-10-07 关注:5
爱之跪
十多年前,我在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工作,我任教二年级,班上的孩子,七八岁的年纪,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去城市里打工挣钱
2025-10-06 关注:2
运河,生命的远途
知道中国长城的人,不会不知道中国大运河;知道中国大运河的人,不会不知道中国扬州。
2025-10-06 关注:7
村庄里的端午
栀子白,榴花红。艾草挂,菖蒲悬。五月端阳,在村庄隆重起身。
2025-10-06 关注:4
父亲 ,我一生无法逾越的山
风驱赶着一波又一波金黄的麦浪用幸福把父亲吞噬。父亲跳跃成时光之上一个时起时伏的黑点,一顶汗花四溅的草帽,在六月芒种节气的页面上
2025-10-06 关注:4
小镇
我生在一个小镇,与其说是镇,不如称之为小岛,四面环水,只西北方两座石拱桥与外界相联。
2025-10-06 关注:5
再见桑树
清澈的河水在弯弯的小河缓缓流动,河岸上绿树红花掩映着村民们的别墅,一群小孩在浓枝密叶的树下
2025-10-06 关注:2
江南雪
江南落雪,多先涌来团团浓云,下一阵绵细的冷雨,待云絮漭漭汇聚、混沌乌灰,才轻轻扬扬飘起雪花,不一会儿就密密匝匝
2025-10-06 关注:4
盛夏的果实
再也没有一个季节像夏天般体贴孩子们,夏天像旧时富贵人家贤良的母亲,许给孩子们一个悠长慵懒的假期,还殷勤地捧上一堆蔬果,让孩子们
2025-10-06 关注:1
光阴中的坚持
我在鲁院上学的第一个同桌,与我一个姓,姓周名华诚。
2025-10-06 关注:1
中秋漫忆
又是一年中秋,又是桂花飘香。小时候过中秋的情景,几十年后的今天仍记忆犹新和无比怀想。
2025-10-06 关注:4
名家散文里的端午节
谈到作家中的“吃货”,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味儿”,笔下的端午节也透着一股浓浓的“咸鸭蛋味儿”。
2025-08-30 关注:9
红槿花开
晚来风急,很快,山间便下起了大雨,而后层雾突至,又当空高悬,将远处的山巅笼罩于内,使得满山的树木和竹林变成了忏悔的童子
2025-08-30 关注:10
苦夏
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儿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
2025-08-30 关注:7
一穗红高粱,一杯泸香酒
酒城泸州。七月。水流最丰沛时节的长江浩然东去。暑气蒸腾,在川南丘陵间如雾如烟。
2025-08-30 关注:7
童年野趣留乡愁
所谓乡愁,应该是以童年的记忆为主吧,而记忆的组成一定有野趣、苦涩和艰辛,也一定有快乐!
2025-08-30 关注:11
我们兴化人 是用手走路的
说起行,我的故乡顶有特色了。我们的“行”其实就是行船。我的故乡兴化在江苏的中部,所谓里下河地区。
2025-08-30 关注:8
一双塞满玉米叶子的农鞋
在我家,买得最多的:一是客厅书柜上的万册图书,再就是阳台三面环形的鞋柜上摆放着不同时期的百余双鞋。
2025-08-30 关注:8
春雨中,逛小店
都说春雨贵如油,春雨大概也是知道这句话的,所以很是持重,轻易不肯下。
2025-08-30 关注:6
屋后海棠
我家南楼后边,种着一排海棠。种它的是我的母亲,种它的时间在盖成南楼后不久,种它的目的主要是防风护院,也出于美化家园的考虑
2025-08-30 关注:9
青石板上见初心: 泰宁古城中的时空叠印
为了感受革命文化在泰宁县的起源、传承与发展过程,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2025-08-29 关注:30
沉思在残历碑下
凡是来到沈阳的外地人,除了要看“一宫两陵”——故宫、北陵、东陵这些著名的历史遗迹外,都要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
2025-08-29 关注:6
家国于心 人月两圆
又是一年月团圆,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诗会吟诵古今、赏月祈福乐声阵阵、吉祥兔儿爷普及民俗……
2025-08-29 关注:6
秋露·秋雁·秋实
《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普照,夜晚气温下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
2025-08-29 关注:5
这里是翠湖……
翠湖,是一片湿地。
2025-08-29 关注:7
一枝流年里的红梅
时间就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飘过来,又悄无声息地飞过去。一年又一年,春节就像怒放在这纷飞雪花中的一树红梅,绽放着光阴深处的芬芳和鲜
2025-08-29 关注:5
南京风景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潮水。
2025-08-29 关注:7
廊桥相见
四月,春水丰涨,仿佛一夜之间,浙南山区的溪水都满了上来。
2025-08-29 关注:6
远在眼前
大东海,浅蓝、碧蓝、橙蓝、深蓝、湛蓝……波峰浪谷,一望无际,前赴后继,直冲上十八层云霄。
2025-08-29 关注:7
今年清明未回乡
今年清明节,我在南京。像我这样未能回老家的游子,很多。
2025-08-29 关注:8
一个完整的思想者
早春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罗丹作品要来中国了,他的《思想者》,他的《地狱之门》,他的《青铜时代》,他的《加莱义民》,
2025-08-29 关注:8
“天坑”与“地缝”
若想让每次旅行都有所收获,出发前设计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就像看小品准备笑、看悲剧准备哭一样。
2025-08-19 关注:8
锦绣草
那天,我带着我的“童年”,千里迢迢地见到了它——盘锦红海滩上的碱蓬草。
2025-08-19 关注:8
黄河三叠
黄河不废,万古长流,日升日落,昼夜更替,此长彼消,循环往复。我们注视着她在自己源远流长的容器里,永远安澜从容,且歌且舞,水清河
2025-08-19 关注:4
缺少年味儿的春节只是一个小长假
这些年,每到春节我都纠结,纠结这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该如何在生命经验和文化的双重意义上对之命名。
2025-08-19 关注:4
汪曾祺笔下的元宵节
有人给汪曾祺先生贴标签,说他是乡土作家,他不乐意接受;又有人说他是风俗画作家,他就很开心,并坦承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2025-08-19 关注:10
不安分的父亲
你的脑子有时像一团飘浮不定的云,有时又像一块冥顽不化的岩石。你却要去追赶你的飘浮,锛凿你的冥顽。
2025-08-19 关注:5
风自真理的额头涌出
真理的额头,智慧的裂纹,风涌出。
2025-08-19 关注:5
发现更多乡村之美
5月末6月初得暇,去浙江中部的浦江县乡间走了一趟,所见所闻与自己原本对乡村的记忆和印象差别很大,心中一时被欣喜填满。
2025-08-19 关注:5
大四季
在商洛的山野里,刚下过小雨的薄雾中听到板鼓敲响,几位着泥色对襟衣褂的男人拉着板胡,中间的那位则手弹三弦,脚踩鼓点,声嗓高亢地唱
2025-08-18 关注:6
浙东散记
我喜欢这条江,在于它把溪与江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融合在了一起。溪流清泠欢快,像不谙世事;江则阔达奔涌,心怀远方。
2025-08-18 关注:3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二O一九年的时候,资深文学爱好者贾樟柯决定拍摄一部关于作家成长的长片,邀请我这个资深电影爱好者参与一下。恰好贾樟柯在他的家乡举
2025-08-18 关注:5
96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优美散文热点
1
百泉湖游记
2
金钟山的梨花
3
缅怀馆陶一中原副校长郎镜如先生
4
素质与修养
5
傅玉善经典语录
6
处暑游万楼
7
周至秦腔缘
8
东大街上的口福
9
网红打卡地——阿尔山火车站
10
青杠树
回顶部
今日大学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