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幻景下都市文明的憧憬
发布时间:2025-06-24 阅读:
爱情幻景下都市文明的憧憬
沈从文的《三三》刻画了一个从小和母亲生活在单纯世界里的天真质朴的女孩儿。“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房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父亲的死对三三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她依然生活在自己简单幸福的小世界里。“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包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在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钓鱼、斗鸡、养鸭……这些都构成了三三自由而幸福的童年生活和精神世界,也使她始终保持了一份天真淳朴的天性。此时的三三和母亲也从未想过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古朴自然的堡子,有一天不再过这样简单幸福的日子。但是,直到城里白脸少爷的到来打破了她们心中的那份宁静。在总爷管事似乎无意却又有心的推荐下,三三和母亲的内心开始泛起了涟漪,总是不自觉地幻想起城市和城里的生活。
三三和城里年轻人之间似乎并不是一场男女双方动心的美好爱情,而是一段青春期少女在别人无意的玩笑下内心泛起的朦胧的感觉,是三三情窦初开的淡淡的爱情的幻想和想象。三三与白脸少爷之间的爱情并不像作者在《边城》里描绘的翠翠与傩送那样充满爱意,沈从文从未为在文中给出过明确答案。而造成这种朦胧与空白的原因恰恰是作者从未正面描述过白脸少爷的内心,但与他相关的诸多线索却又不时在空白中隐现,暗示着爱情的不可能性。如果说对于总爷管家揶揄般地撮合,他总是玩笑般地应对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他预计在8月份离开则更加表明与三三母女的相处只是他养病过程中一段清新明快的插曲,他对三三的赞许更像是对于乡下人人与自然合一的旺盛生命力的欣赏,而非男女之情。因此,这段情感也仅仅是三三青春少女的悸动和幻想。这份悸动和幻想也随着白脸少爷的离世戛然而止。从总爷家回来后,三三和妈妈的生活好像又恢复到了往日,仿佛城里少爷从未来过堡子一样。但在她们忙碌的背后又透着内心的一种失落与遗憾,一场美梦的破碎与幻灭。
在这段戛然而止的朦胧爱情幻想中,城里来的养病的白脸少爷是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而质朴、充满活力的三三则象征着滋养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淳朴的湘西农村。三三对城里少爷的朦胧的爱意则实际上是对城市文明的一种美好憧憬、向往和期待。而最后幻想的破灭则代表着都市文明的萎缩与夭折,作者想要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否定,守护自己心中那份美好纯净的湘西世界。因此,作者以恬淡温和的笔调着力描绘了这个古朴自然、令人心生向往的世外桃源,以浓郁的抒情性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情以及乡下人的热情质朴,富有牧歌情调。但同时也隐隐含着一丝忧伤,因为敏锐的作者早已发觉现代都市的文明正在冲击着个古朴的世界,尽管他人为地为小说书写了这样的结局,但在对都市文明的否定与抗拒中他充满了担忧:这个山清水秀、人美心善的世外桃源到底还能坚守多久呢?
作者通过这段朦胧爱情的幻想,展现了中国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痛苦进程,体现了作者内心对原生态、淳朴自然的乡村社会的歌颂与赞美,对心中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坚守。
作者:鲍文清 来源:鲍文清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优美散文推荐
- 爱情幻景下都市文明的憧憬
- 沈从文短篇小说《三三》以柔和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的、淳朴自然的、充满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古老湘西社会和生动细腻地展
- 优美散文 2025-06-24
- 屋檐下的麻雀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每当看到这句话就会想到屋檐下的麻雀,既喜欢又讨厌。麻雀有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家贼。
- 优美散文 2025-05-19
- 两棵龙爪
- 搬到新办公室,我决定养两盆花,打破一下办公室一成不变一堆纸张、文件味的单调格式。
- 优美散文 2025-05-19
- 春的遐想
- 柳絮飘飞的时光
- 优美散文 2025-05-19
- 月影谣
- 抚着琴剑的人,已身在江湖。身在江湖的人,多了一份
- 优美散文 2025-05-19
- 午后
- 我躺在床上。一些遐想
- 优美散文 2025-05-19
- 秋意的浓
- 秋姑娘捧着彩盘来到人间,悄悄把颜料泼向大地。
- 优美散文 2025-04-15
- 麓山南麓
- 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我站在湖南师范大学的牌楼前反复确认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
- 优美散文 2025-04-15
- 七星湖畔的春日絮语
- 七星湖的春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昨夜还浸在料峭里的芦苇,今晨忽然就抖开了嫩绿的穗子。
- 优美散文 2025-04-15
- 青碑上的春絮
- 苏中平原的四月,油菜花把阳光酿成了蜜。我们骑着单车冲下缓坡时,风里突然掺进了铁锈味——七战七捷纪念碑的尖顶刺破花海,像枚褪色的
- 优美散文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