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 久别孤独又重逢
  • 那晚喝醉了,醉的胡言乱语,醉的嚎啕大哭,醉的心力憔悴。总之,醉的一塌糊涂。
  • 2025-10-19 关注:0
  • 四季苏北
  • 这个梦是何时形成的,它像一个远古的梦串连起缥缈幻觉,在生命的底层时隐时显。
  • 2025-10-19 关注:0
  • 母爱如灯
  • 母爱如灯
  • 小时候,家中有一盏煤油灯,每到夜幕降临时,母亲便会点亮它,满屋的辉光,满屋的爱意,一直温暖、照耀着我的童年和少年,也照耀了我的
  • 2025-10-19 关注:0
  • 莲花桥上望荷塘
  • 瘦西湖有了荷花就更显得风姿绰约抑或丰姿绰约了。每次我去瘦西湖都要在有荷花的地方驻足流连,每每会自然想起“亭亭玉立”、“出淤泥而
  • 2025-10-19 关注:0
  • 大板凳
  • 去年回老家是灶王节的前两天,天气干燥晴朗,四周偶尔传来的鞭炮的钝响,带缀着快过新年的气息。
  • 2025-10-19 关注:0
  • 秦淮•情怀
  • 秦淮•情怀
  • 月光皎洁如白玉,湖光似白银般布满了整个秦淮河畔,揣怀着对秦淮的眷恋,我又一次的漫步于秦淮。
  • 2025-10-19 关注:0
  • 掬水茶歌话月塘
  • 多次去月塘小镇,自然就会多次去看石柱山和登月湖。两者都是月塘最美丽的影子,着实让基本还处农耕的后山村镇独具世外桃源的韵味。
  • 2025-10-19 关注:0
  • 上坟
  • 临近春节,带着妻儿回到乡下老家,陪父母过年。
  • 2025-10-19 关注:0
  • 沪飘之表弟
  • 沪飘之表弟
  • 老舅的儿子,我的表弟,到底到上海打工多少年,还真的说不清楚。
  • 2025-10-19 关注:0
  • 枣树
  • 故乡的宅院里长着许多棵树,椿树、槐树、榆树、枣树,零零落落地散落在院子的各个角落。其中,个头最为矮小,看起来最弱不禁风的当属那
  • 2025-10-18 关注:1
  • 父亲的春联
  • 我老家祖屋两扇木门上的那副春联,是父亲六年前的手笔,它和木门上的油漆一样,已被轮番上演的雨雪和阳光漂洗了艳丽的色彩外衣
  • 2025-10-18 关注:1
  • 俞垛印象
  • 俞垛印象
  • 俞垛,在初识它之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符号,只是记忆中一个朦胧的注脚,而命中注定我与俞垛要有一次相遇。
  • 2025-10-18 关注:2
  • 江南旧梦·菜花黄
  • 清明后,谷雨之前,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一直伸展到天边。只有小桥河流切断它,只有田野和紫云英变换它,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站。
  • 2025-10-18 关注:2
  • 舌尖上的西乡
  • 在苏北,四季分明的里下河平原土壤肥沃,河汊纵横,物产丰富,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 2025-10-18 关注:2
  • 我爱香樟树
  • 我爱香樟树
  • 在菀坪镇上班那年初夏,我上夜班骑自行车回来,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左手的大拇指关节脱臼。
  • 2025-10-18 关注:2
  • 祭奠我的祖父
  • 女儿在大学里给我发了条短信,说是想知道一点家史。
  • 2025-10-18 关注:2
  • 樱花之约
  •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时节,台城至鸡鸣寺这条街便成了南京最浪漫的一条街。
  • 2025-10-18 关注:3
  • 爱读书的女人豁达凝重
  •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她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却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
  • 2025-10-17 关注:3
  • 雷锋之歌
  • 雷锋之歌
  • 一个叫响近半个世纪的名字,一个家喻户晓、人人敬仰的名字,一个流芳千古,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名字,一个已经融进历史的名字,他——就
  • 2025-10-17 关注:3
  • 古城的神仙
  • 我登临过八达岭的长城,看过建于北京明朝永乐年间的紫禁城,也曾瞻仰过南京的明古城。
  • 2025-10-17 关注:4
  • 春的鸣奏
  • 当秋的枯叶埋藏在泥土里数月后,是春的召唤惊醒了沉睡的生命。
  • 2025-10-17 关注:3
  • 天堂里的谢叔叔,您好吗?
  • 天堂里的谢叔叔,您好吗?
  • 四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窗前,那么明媚而又灿烂……春的季节,万物勃发,窗外是一片新绿。
  • 2025-10-17 关注:4
  • 母爱
  • 母爱像春天里的绵绵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母爱像冬天里的火炉,在刺骨的寒风中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 2025-10-17 关注:4
  • 我学普通话朗诵
  • 说起来也许难以令人置信,我当初决心下功夫学习普通话朗诵的诱因,竟出于一次偶遇之事。
  • 2025-10-17 关注:4
  • 故乡的物事
  • 被我称之为故乡的是我的出生地,打从师范毕业后就离开了她。以后断断续续一年回去几次,渐渐地家乡的人和物越来越疏远了,长时间不见,
  • 2025-10-17 关注:4
  • 他像一坛陈年的老酒
  • 残荷听雨
  • 小时候,最喜欢赖在邻家大院里玩耍,只因是院子里有一只硕大无朋的荷花缸。
  • 2025-10-16 关注:3
  • 母亲的心事
  • 您看这张照片,是我家五姐妹,号称“五朵金花”,个头高挑最俊的那位就是我二姐。二姐本是我同胞姐姐,可她不到两岁时却被父母送了人。
  • 2025-10-16 关注:4
  • 门槛
  • 门槛,门框下端的横木条,人们每天进出房屋第一道的必经之路。
  • 2025-10-16 关注:4
  • 怀念母亲
  • 怀念母亲
  • 母亲走了。走完了她在人世间的63个春秋。于2006年农历4月初9夜11点,给她的匆匆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2025-10-16 关注:2
  • 树的爱情
  • 在呼呼的风中醒来,恍惚间有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感觉。
  • 2025-10-16 关注:2
  • 风雨唐子
  • 兴化市昌荣镇,因革命烈士严昌荣同志1943年牺牲于此而得名。而在之前,昌荣镇还有一个更加久远的名字——唐子。
  • 2025-10-16 关注:4
  • 只闻果香
  • 只闻果香
  • 这个季节,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往外跑,旷野、麦田、山坡、河畔,踏青、郊游、采风、野餐……仿佛只有这样,才算不辜负这漫山遍野的春
  • 2025-10-16 关注:3
  • 遥祭兄君
  • 西安的陈君忠实和高邮的吕君立中相继走了,远远地走了。
  • 2025-10-16 关注:3
  • 带着女儿行走沙家浜
  • 暑假,和刚读高一的女儿一起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现代京剧《沙家浜》。
  • 2025-10-16 关注:4
  • 思念的距离
  • 因为工作的原因,二十三年前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远离湖北来到江苏,我和家乡的距离一下子拉到了千里之外。
  • 2025-10-15 关注:2
  • 思南路上周公馆
  • 思南路上周公馆
  • 上海卢湾区的思南路,是一条由法国梧桐与二十几栋花园洋房组成的原生态的城市历史风情街。
  • 2025-10-15 关注:4
  • 夏日记忆
  • 夏日来临,一天天闷热起来,人也感到不适了,饮食开始下降,浑身乏力,口味全无。
  • 2025-10-15 关注:2
  • 青春的记忆
  • 近期,我与高中同学对接上了,加入了高中同学微信群,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归了队。
  • 2025-10-15 关注:2
  • 那年夏天的那段情
  • 不久前,学校多年的自行车棚因老旧“下岗”了,拆掉重建新的大车棚。因建设需要学校教学楼东侧的原自行车棚处北院墙被推倒。
  • 2025-10-15 关注:6
  • 一把潮湿的泥土
  • 一把潮湿的泥土
  • 用姐姐的话说,大舅是和一篮菱角一起,突然从夜幕后闪出来的。
  • 2025-10-15 关注:3
  • 走进大别山
  • 夏至后的一个双休日,我们江南已入梅。此时,气候湿闷,使人几多惆怅,几多心烦,不免想外出放松心情。
  • 2025-10-15 关注:5
  • 吃货犯了惑
  • 新任英国女首相特蕾莎·梅喜爱烹饪,报道说她有100多本烹饪书。这个时尚铁娘子一个不小心,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了她是个超级吃货
  • 2025-10-15 关注:4
  • 儿时消夏
  • 高温烧烤模式下,人们大多依赖空调降温,这种方法方便、爽快,但费电、不经济,时间久了还容易患空调病。游泳也是纳凉的一种方式
  • 2025-10-15 关注:2
  • 锦乡行
  • 锦乡行
  • 重瞳子项羽曾说过,福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由此可见,锦上添花的事情,就适宜在稠人广众之下,在最抢眼的地方来做。做,就要大张旗
  • 2025-10-15 关注:4
  • 背朝书橱面朝窗
  • 背朝书橱面朝窗
  • 一本好书对于一个人来说,便像结交多年的老友,俩人间总会有着很多心里的共鸣可以倾诉,不需要热闹欢笑的众人捧场,也不必正襟危坐的诚
  • 2025-10-14 关注:6
  • 记忆中的百叶
  • 平素我最喜爱豆制品,对它有一份深厚的情谊。上世纪在那物资紧缺,豆制品凭票供应的日子里。
  • 2025-10-14 关注:4
  • 那些逝去的时光
  • 时光像被打磨圆滑的精灵,一不小心从手指缝里悄悄溜走。四季的风摇曳记忆的风铃,思绪滑落心间,氤氲成遥远的回忆。
  • 2025-10-14 关注:2
  • 淘书记
  • 闲暇之时,我总喜欢逛旧书摊。那是我上大学时养成的一个习惯。
  • 2025-10-14 关注:3
  • 大姐,你也是一座山
  • 大姐,你也是一座山
  • 有人说,男人像山,伟岸凝重;女人像水,温婉娇柔。但当我想到大姐,想着她柔弱的外表与做事的坚忍与大气,我忽然感到:仅仅凭性别来定
  • 2025-10-14 关注:5
  • 阴天
  • 不是压抑,不只是压抑,是压抑内在的,沉闷的喜悦。
  • 2025-10-14 关注:3
  • 寒露寒丝丝,重阳暖洋洋
  •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秋雨声,送来了节令“寒露”;推开高楼的窗,风急云低,寒丝丝。
  • 2025-10-14 关注:3
  • 五十随想
  • 五十随想
  • 在我的记忆里,没多少年前,我曾是学校最小的教师,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黄老师”。
  • 2025-10-13 关注:6
  • 福哉!祸哉!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老子·五十八章》中的句子,意思是说祸与福本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
  • 2025-10-13 关注:7
  • 大炉烧饼香
  • 存德老弟从故乡发来一封邮件:“溱潼忆,烧饼出炉香。萝卜花椒龙虎斗,葱油红豆插酥糖。赤膊贴炉膛。”
  • 2025-10-13 关注:8
  • 梦圆南京之三莫愁湖公园
  • 与莫愁湖的情结,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莫愁啊莫愁”,朱明瑛把她唱进了一代人的心里。自那时起便心向往之。
  • 2025-10-13 关注:6
  • 爸爸没有妈妈了
  • 爸爸没有妈妈了
  • 曾经一口气能把煤气罐扛上楼的后背弯了!曾经一星期能织好一件毛衣的眼睛花了!而我们却常常裹挟于让自己更成功的工作漩涡。
  • 2025-10-13 关注:4
  • 阿莲
  • 阿莲叫张美莲,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一名导游。
  • 2025-10-13 关注:4
  • 怀念妈妈
  • 妈妈走了,于2016年12月9日18时58分,安详的睡着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 2025-10-13 关注:4
  • 惜爱如常
  • 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天空飘起了雨丝,凉凉的。秋意浓了!
  • 2025-10-13 关注:4
  • 心象山水
  • 心象山水
  • 遒劲的线条,精到的细节,缜密的构图,丰富的的晕染,如果说这些不足以打动你,那么,那些轻盈飘忽的云朵、如梦如幻的意境、绚丽斑斓的
  • 2025-10-13 关注:6
  • 三叹一惜说买臣
  • 2000多年前有个叫朱买臣的江苏人,他痴迷读书,四十好几了却毫无建树。
  • 2025-10-13 关注:6
  • 农忙时节常回家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历四月的“五一”长假,正是乡下人农活最忙的时候。
  • 2025-10-12 关注:4
  • 公交车上读书乐
  • 贾平凹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大作家,他喜欢躺在床上读书,我也是,但我还喜欢在公交或者地铁里读书。
  • 2025-10-12 关注:5
  • 阜城乡村十里风光美
  • 阜城乡村十里风光美
  • 假日上午,下起小雨,我骑着电动车离开阜宁县城直往东北。途中,不时琢磨特别朋友阜城十里风光带现在的模样,心里一阵激动,也了却前些
  • 2025-10-12 关注:6
  • 又是一回天凉好个秋
  • 清晨起得早。来到办公室,打开窗户,天外的雨还在下着,一阵凉风袭进来,吹绕在我身上,令我这个漂泊人不觉产生身在故国的幻象
  • 2025-10-12 关注:3
  • 母亲的佛手
  • 每到过年,总是特别想念母亲。母亲在的时候,每年除夕,她都会给我们做几碗八宝饭,说是取个好兆头:一年到头甜蜜蜜。
  • 2025-10-12 关注:5
  • 蓦然回首,颐和路
  • 八十年前,你是中国的心脏。一部南京民国政府的“首都计划”,铸就你绵延至今的传奇。
  • 2025-10-12 关注:8
  • 浠沧巷的麻雀
  • 浠沧巷的麻雀
  • 晚归的浠沧巷的麻雀曾经是铺天遮日的多,多的半条建军街路上的法国梧桐树都压弯了枝,那些吱吱喳喳的麻雀叫从夕阳鸣到晨曦,麻雀屎树荫
  • 2025-10-12 关注:5
  • 我的普洱我的壶
  • 阴雨连绵的冬日,因事去凤城。午宴后主人热情挽留,帮我们计划休闲娱乐的去处。
  • 2025-10-12 关注:4
  • 元宵读忆汪曾祺
  • “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 2025-10-12 关注:4
  • 宋口村侧记
  • 我是扬州人,从没去过连云港,连云港也没我的亲戚,只是交了几个苏北的文友,去年被他们拉进连云港作家群。
  • 2025-10-12 关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