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高效、柔性的独特优势,成为能源科技领域的创新高地。西南石油大学“矿智凌云”团队携自主研发的新型柔性钙钛矿电池项目,亮相学校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分享会,以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化实践,为新能源领域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本次成果分享会聚焦“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主题,“矿智凌云”团队通过沉浸式路演与互动展示,全方位呈现项目的技术亮点与实践价值。团队负责人张广钊在分享中介绍,项目针对无人机电池续航短、柔性差、成本高等行业痛点,历经两年技术攻关,创新性提出三重解决方案:通过添加特制表面保护层,提升电池环境耐受性;运用晶体结构调控技术,增大晶粒尺寸以优化内部缺陷;改良钙钛矿层与电子传输层界面,显著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攻克了电池稳定性、柔性自修复及器件效率三大难题,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改性技术体系。

在成果展示环节,团队通过实物样品、动态演示视频及实验数据看板,直观呈现技术成果的实际效能。目前,项目核心技术已在通威太阳集团完成投产中试,并与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联合生产,产品性能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改良后的柔性钙钛矿电池兼具高续航、低成本优势,完美适配无人机复杂曲面安装需求,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全新方案。

分享会现场,张广钊表示:“本次展示不仅是项目成果的集中汇报,更是团队践行‘创新驱动、产业报国’使命的阶段性总结。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加速成果产业化布局,以创新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为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