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曲阜师范大学悠悠古韵慧赓香实践队在寒假伊始走进日照丰勤生态茶园、东篱手工非遗工坊、日照市博物馆。走进日照的悠悠古韵之中,沐浴太阳城的历史光芒。
一、悠悠古韵,茶香不渝
假期一早,实践队伍队长杨淑凡与日照丰勤茶园的负责人陈老师便约定好茶园调研,陈老师在路程中就茶文化与茶园进行了大致的交谈。穿过纵横田野,环绕座座茶庄,实践队员在陈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生态茶园。从几棵小小树苗开始,陈老师如数家珍般介绍起茶园的风土静物,梨树、栗子树、木瓜树、樱桃树杂错其间,有效的整合了茶园空间的配置。不仅如此,茶园的一方方“黑土”也大有学问,茶园通过自配比发酵的肥料,以无公害的绿色施肥方式成功地改造了土壤的质地,让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为茶叶的良好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环境。实践队员认真倾听陈老师的科普与介绍后,动身前往了制茶车间和品茶室,亲身感受茶叶炒制与品鉴。一路走来,陈老师无不透露出作为新一代的制茶人的骄傲与自傲,“传承的,就是传承的!是老祖宗传承的。从我父辈开始传承的。”实践队员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茶叶制作的专业,更是心中对茶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当实践步入尾声,伴随着阵阵茶香,实践队也深入了解了陈老师致力于生态茶园的一篇赤诚之心,“您觉得您对你的茶之后会有什么目标或期待?”“拯救茶,让茶真正在国民口中生津。”

二、风情绽放,文脉传承
探访东篱非遗工坊,实践队深入了解了工坊的布局和丰富的非遗文化体验场。在工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队员亲自动手,体验了掐丝珐琅和盘扣的制作过程。工坊老师在指导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和实用性,不仅讲解了掐丝珐琅和盘扣的制作技巧,还包括了色彩搭配、服饰搭配等方面的知识。这使得实践队员很快地掌握制作要领,实践队员充分认识到非遗的制作每一步都是在精益求精:从画图到掐丝,再到上色和封层,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非遗文化不仅仅是文字记载,更是可以触摸、可以亲身体验的生动实践。实践队员在访谈中了解到工坊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和实践队伍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队伍中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三、文脉相成 礼成家国
在日照市博物馆中,实践队员深深沉浸于文化之旅中。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彩,涵盖了日照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展品如同历史的画卷,将日照地区的古代文明、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一一呈现在队员们眼前。实践队员踏入了陶艺工作坊,沉浸在古老的陶艺文化中。在经验丰富的陶艺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习了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并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些陶瓷作品。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磨练,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艺术相融的独特体验。其次,实践队成员还有幸参与了文物修复工作。在专业修复人员的引领下,深入了解了文物修复的复杂过程,并亲自动手修复了一些古老的文物。通过文物修复,他们更加懂得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每一件文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此外,实践队还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们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博物馆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与专业人士的对话,实践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更体悟到儒风海韵下的文化活力,一路走来,漫漫茶山景,一路向前,日照太阳城,一路不断,悠悠古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