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五老精神”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4年2月8日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对老教师张美菊女士进行专访。
张美菊日常学习
在采访过程,团队成员了解到张美菊老师于1994年9月1日参与教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为人诚实厚道,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信任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张老师多次获评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张美菊的荣誉证书
张老师分享到,她少年时受作为教师的父亲影响,早早确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初心。1990年从师范院校毕业至今,那个课堂上目光中闪烁着理想与朝气的青年,经历了30载教书育人,已然成为眼前这位学识渊博、云淡风轻的老人。作为优秀教师,张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展现了非凡的教育热情与专业素养。她坚持因材施教,对每位学生都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法上,张老师不断创新,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还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张美菊课堂实录
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张老师从不放弃,总是耐心辅导,鼓励她们树立信心。她深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张老师的教育事迹在校园内外广为传颂,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与喜爱。她以高尚的师德和卓越的教学成果,成为了其她教师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位学者,她勤奋好学,年轻时奔赴各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多元思维,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去学习和体验他人之长处,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极具职业操守,更满怀“蜡炬成灰泪始干”般忠于教育的自觉。她意志顽强、严于律己,身患胃疾病,却从未缺席过一堂课。“老师的精神支柱是教学,个人层面的问题应该尽量克服”,张老师笑道。她因材施教、成果斐然,面对部分学生基础差的问题,她不断摸索和调整,攻坚克难,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水平。每当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她通常会花很长时间深挖研究,这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体现着张老师对知识的敬畏、对职业的敬畏。
张美菊家访家长
作为一个普通人,她是一位旅游爱好者,闲暇时间,喜欢“用脚步丈量祖国土地”。她不仅钟情于新疆美丽的自然风貌与淳朴的风土人情,更对曾支教过的的草原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怀。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诗和远方”,“通过自己的奔山赴海、行万里路来感悟人生,为人生提供方法论,是为诗,而非空有的浪漫”。
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张美菊老师有几点建议。第一,青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坚定目标。一往直前,不进则退。“大学生应该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正如张老师一生都坚守着教育岗位,不曾改变过初心。其次,在信息时代,大学生要在坚守专业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学术兴趣或能力,更要注意甄别和利用对自己职业发展有益的信息。青年大学生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满足时代要求。最后,张老师建议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培养社交能力,通过交往向她人学习,以获得自我成长。
实践队员与张美菊合影
“祖国如此壮阔美丽,年轻人要勇于探险,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远方。”这句话既是对青年学子的寄语,也是对曾经的自己给予肯定。让我们和曾经的那个年轻人一起,相互理解、共同学习、不断成长!
韩舒+1555407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