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保护黄河暑期实践心得

发布时间:2024-07-19     阅读
作为“河小青”蓝色梦想实践队的一员,参与此次保卫黄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也对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水质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更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为保护母亲河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当地的小学,为小学生们科普水质安全知识。当我走进教室,看到那一张张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纯真面庞,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我们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如通过动画片、小故事和简单的实验。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许多天真可爱的问题,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环境的关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从孩子们身上收获了满满的热情和活力。通过这次科普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是保护黄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
紧接着,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了关于水质安全和黄河保护的调查。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线下发放问卷时,我们遭遇了拒绝和误解。很多人对我们的问卷持怀疑态度,不愿意花费时间填写。同时,线上调查也面临着回收率低和数据有效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我们首先调整了沟通方式,更加耐心和真诚地向受访者解释我们的活动目的和意义,消除他们的疑虑。对于线上调查,我们优化了问卷的设计,使其更简洁明了,易于回答,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提高问卷的曝光度。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公众对黄河水质安全的认知程度和关注焦点,为后续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随后,我们走进社区和乡下,向居民们科普水质安全知识。在社区,我们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关于日常生活中用水安全的疑问。在乡下,我们发现村民们对水质安全的认识相对薄弱,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和举办小型讲座等形式,向他们普及了黄河水质的现状、水污染的危害以及保护水质的方法。然而,在乡下科普时,语言沟通障碍和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成为了难点。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我们有幸前往环保局参观学习保卫黄河的知识。环保局的专家们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黄河的生态系统、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通过参观水质监测实验室和污水处理厂,我们亲眼目睹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处理工艺,了解到了科学技术在保护黄河水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专家们还分享了许多环保工作者在一线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充满了敬意。这次参观学习让我认识到,保护黄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回顾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收获满满。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我对水质安全和黄河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和实地参观,我学习到了水质监测的方法、水污染治理的技术以及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等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素养,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其次,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与实践队的成员们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在团队中承担责任。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将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在社会交往方面,我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们进行了交流和沟通,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面对拒绝和误解时,我学会了保持冷静和耐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挑战。
保卫黄河,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更加坚定了为保护黄河贡献力量的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黄河的生态保护,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努力传播环保知识和理念。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保护黄河的行动中来,让黄河之水永远奔腾不息,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践机会,感谢实践队的成员们一路相伴、共同成长,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保卫黄河的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王苗宇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河小青”蓝色梦想实践队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保护黄河暑期实践心得
  • 三下乡:深入了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族文化+乡村振兴”格局
  • 假日课程初开展,海丝之路绘新篇
  • 假日课程初开展,海丝之路绘新篇
  • 结合前几日实地考察成果,队员们经过反复商讨,决定以当地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脉络,融入新颖的教育戏剧授课形式,通过情景创设、
  • 大学社会实践 07-19
  • 长大学子三下乡——科技兴农,青年助力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