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走进渔文化馆,感受海洋文化脉动

发布时间:2024-07-21     阅读
“这个文化馆里的展品真丰富!既能了解海洋渔文化的各种形态,又能在影厅里体验真实刺激的出海过程。”体验过中国海洋渔文化馆裸眼3D的“渔海时空”项目后,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成员纷纷感叹。
2024年7月19日,遇见小分队参观了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它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渔港南路177号,原为石浦第一冷冻厂,是石浦渔业生产加工的重要遗存和地标性建筑。
 
小分队成员参观中国海洋与文化馆。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黄楚予 供图
由机器人导游“小鱼儿”带领,小分队成员们进入渔文化馆的第一篇章“渔海传颂”领略独特的海洋自然文化,海鸟盘旋的AR景观、鲸落奇观的介绍、鱼类化石的陈列,把奇幻绚丽的海洋世界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小分队成员用现代技术眼镜观看海洋鱼群。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黄楚予 供图
成员们随即来到场馆二楼的“渔海印记”篇章,服饰齐全的“换装角”为参观者提供了近距离体验渔家生活和民俗文化的机会。渔家生活不止是酒兴诗情、扣舷而歌,也有凄风苦雨、悲惨艰辛和与海斗、与浪争的危险。小分队成员参观的三楼“渔海华章”首先就反映了渔家婚嫁由于困于海上,“小姑代拜堂,公鸡入洞房”的无奈。
 
“小姑代拜堂,公鸡入洞房”。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黄楚予 供图
“渔文化源于鱼,起于捕,成于养,化于俗”,小分队成员们看到,《渔海风情长卷》以民国时期石浦中街为主轴,以石浦鱼市为蓝本,以象山地区海洋沿岸生活为内容,通过动态展示的手段,艺术地再现象山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铺开一幅“渔港十二时辰”的画卷。
“开渔节好隆重、好盛大!我们此前也走过东门岛的妈祖文化广场,去参观了国家级非遗如意信俗所在地海神庙,但因为处于禁渔期,那边没有什么大型活动。通过欣赏渔文化馆里开渔节的视频,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海洋渔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卓尔不群。”小分队调研组组长朱逸菲说道。此外,小分队成员还体验了猜方言答题、拉动缆绳聆听非遗渔家号子等高互动的环节。
 
小分队成员欣赏中国海洋历史文化。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黄楚予 供图
“海纳百川”的渔文化也孕育出了得天独厚的非遗文化,场馆的最后一篇章“渔海畅想”临展厅活态传承象山非遗文化,多功能厅着重立体化展示多项非遗,同时通过非遗课堂、非遗竞赛等方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小分队成员频频用“趣味性高”“互动性强”“展品多样”等词语评价这座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它运用AR、裸眼3D等现代科学技术和高互动性、高科技感的设计,展现了“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象山以海为生、与海共荣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海洋渔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小分队成员于中国海洋与文化馆门前合照。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卜天玥 供图

 
作者:葛婧怡    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红色音乐传承之旅”——走进张治中故居
  •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七彩假期”暖童心,“乡”约盛夏为爱行
  • 服务群众,共筑和谐
  • 服务群众,共筑和谐
  • 服务队队员深入基层服务工作,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大学生政务实践活动,从每天定点值班、整理资料开始,到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生活和工作
  • 大学社会实践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