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黑猪养殖的致富之路—华中农学子赴神农架宋洛乡开展社会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神农架林区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神农架林区宋洛乡后山坪村,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以此来探寻后山坪村黑猪养殖的致富之路。
(实践队队员与格林有限公司负责人及直播人员在黑猪养殖基地门前合影 苏雪梅 摄)
神农架林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闻名遐迩。宋洛乡后山坪村作为神农架内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优越的生态优势和地理条件吸引了众多农业投资者的目光。神农架林区格林农业有限公司便在此选址,建设了黑猪养殖场,致力于推广绿色、健康的生态养殖方式。
7月19日早晨,实践团队成员乘坐大巴车,穿过山间的薄雾,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了位于神农架宋洛乡后山坪村的神农黑猪繁育基地。据格林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龚峰介绍,这里的黑猪每天在山林中散养12个小时,生长周期长达17个月,有着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新鲜宰杀的猪肉借助电商平台可以在24小时之内送达北上广深等地点,保证其鲜度。
(黑猪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上山散养黑猪 苏雪梅 摄)
“为了提高黑猪的肉质,我们一边用纯粮饲养来增肥,一边放到山上去散养来减肥,每头猪都要这样养到17个月,跟小时候家里每年养猪一样。”黑猪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到,“我们的养殖理念可能与其他的养殖户不一样,现在不管是养殖还是种植,很多企业都追求产出的效率,导致我们这代人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难以遇到了。所以我们就采用了不一样的养殖方式,希望能用时间换得我们记忆中小时候的猪肉的味道。”
(格林有限公司负责人龚峰在给实践队队员介绍黑猪产业的具体情况 苏雪梅 摄)
黑猪养殖场的直播部分负责人向我们介绍,现在农业最关键的问题其实不是养殖,而是怎么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并且让客户愿意买了再买。为了解决黑猪肉销路的问题,他们创办了自媒体账号“亮亮的神农黑猪”,尝试开始网络直播卖货,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将山里的黑猪肉卖到全国各地。如今,一场直播的成交额达到了一万余元,直播团队也有了忠实的粉丝和回头客,产品深受大家喜爱和欢迎。猪肉成交成功后,工作人员会将不同顾客的商品速冻成块、真空打包、发送快递,保证猪肉在成交的第二天运至武汉,然后通过顺丰发货,空运到各个省市的顾客手中。
(直播卖货场地 苏雪梅 摄)
(格林有限公司负责人龚峰在接受由猪油制成的肥皂 苏雪梅 摄)
除了售卖猪肉,龚峰团队为了减轻猪肥膘、猪粪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充分地利用它们创新发展了许多副产品。负责人龚峰向我们介绍:“我们利用顾客不要的猪肥膘熬制了猪油,向其中加入何首乌、当归等药材以及艾草汁做成了肥皂;将猪粪还田变成肥料,让地里的蔬菜成为真正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我们还采摘了山里纯天然的野生艾草,经过蒸馏收集到了精油和纯露,这些商品也很受粉丝的欢迎。”这种营业模式不仅实现了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类型的多样化,还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相信龚峰团队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引领下,会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助农方面,龚峰团队积极帮助当地村民售卖村民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收购村民手中的中药材和其他养殖黑猪过程中需要的物资,期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帮助当地人提高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
(工作人员在种植有机蔬菜 苏雪梅 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将自己的青春融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以我们的热情和活力为这一宏伟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