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璀璨非遗,永续传承”

发布时间:2024-07-23     阅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暑期期间,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青春向党,艺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金乡县,展开了一场探寻古老非遗艺术文化之旅。
(图片来自王洪伦先生工作室)      
      根雕艺术是一种传统造型工艺,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的造型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7月17日,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青春向党,艺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当地著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艺术传承人王洪伦先生的工作室,感受根雕带来的艺术魅力。(图片内容为王洪伦老师为队员们介绍根雕)
      王洪伦先生自幼喜欢泥塑,受李润老师影响对根雕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多年刻苦钻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满足实践队员们想要了解非遗根雕艺术的渴望,王洪伦先生现场亲授技艺,带领实践队员们近距离体验根雕技艺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王洪伦先生的专访,体会到他对根雕的热爱。他告诉我们,根雕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发自内心的喜爱并用心传承我们的根雕文化。(图片内容为与王洪伦先生在他的根雕工作室合影)
      7月18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金乡县高河街道感受渔鼓和传唱带来的深厚底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非遗传承人——辛明军先生向我们介绍到,渔鼓是源于道情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道情源于“九真”“承天”等道曲。南宋时,开始用渔鼓、简板伴奏,故得名“渔鼓”。他传承的是流行于山东济宁一带的寒腔渔鼓。
      渔鼓演绎,只见辛明军先生左手简板,右手击鼓,唱白自由,语言通俗,曲调近似吟诵。简板、渔鼓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清泉般澄澈悦耳。实践队员们怀着对渔鼓的喜爱和敬意去亲身体验如何演奏这动人的天籁,切身感受这份来自音乐带来的独特魅力。(采访中辛明军先生的现场演奏照片)
      在采访过程中,辛明军先生被问到关于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他感慨的回答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年人关注到咱们这个非遗文化,充满着激情来学习这种传统技艺,我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喜爱,我对咱们的传承充满信心。
      非遗艺术的魅力逐渐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到这种文化的传承,对我们而言,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民族文化、情感的传承。团队员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和未来的希望,也将继续在传承非遗文化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虽然本次的采访到此告一段落,但青年人仍在文化传承的路上......(图片为实践队员与辛军明先生合影)
 
作者:王异凡 贺嘉睿 王琳凯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幽幽谷探秘:青年学子走村访农,共绘博山乡村振兴新画卷
  • “璀璨非遗,永续传承”
  • 养老实践映日辉 宣讲敬老情绵长
  • 养老实践映日辉 宣讲敬老情绵长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社区老年建设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杭州市社区老年建设、学习优秀成果,浙江理工大
  • 大学社会实践 07-22
  • 暑假银行行,志愿心相印
  • 暑假银行行,志愿心相印
  • 我是朱琳,为展现外院学子在社会服务中成长的精神风貌,为进一步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探索,我积极参与了以“团聚青春活力,就业引航
  • 大学社会实践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