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自然之力孕电能,科技转化展电能————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课程

发布时间:2024-07-28     阅读
自然之力孕电能科技转化展电能
——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课程
在浩瀚的宇宙与广袤的大地上,电能作为现代社会的血液,无时无刻不在驱动着世界的运转。2024年7月19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学服务队带着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教育的热情,走进了佛山市顺德区星槎小学的校园,小鱼老师引领着星槎小学的100余名同学踏上一场揭秘电能奥秘的奇幻之旅。旨在传授电能相关知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灌输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海无涯,乐作舟航。课程伊始,一场轻松愉快的课前小互动将同学们引入课堂。小鱼老师以问题为引,激发同学们的想象,课堂瞬间成为了思维碰撞的海洋。随后小鱼老师形象的讲解了能量的概念,让同学们了解到能量处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力量之磅礴,足以撼动山河。小鱼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为媒介,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同学们对相关概念建立起初步认知,提高同学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图1:小鱼老师在课前小活动中提问同学)
疑则进矣,问则得之。大自然异彩纷呈的能量种类,是自然循环的优雅演绎。结合视频以及小鱼老师的耐心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大自然异彩纷呈的能量种类,学习了太阳能、热能、风能、水能、机械能以及化学能的概念。期间小鱼老师巧妙地布下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挑战性问题,如同在同学们心中投下了探索的种子。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他们对能量奥秘的浓厚兴趣,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加深理解与记忆。
          
(图2:小鱼老师在提问视频中提到的能量有哪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思想的真理。小鱼老师依循此理,通过两个有趣又直观的小实验将风力发电与化学能发电的奥秘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再结合生动的语言让知识的火花在同学们心中熊熊燃烧。紧接着小鱼老师结合生动的视频向同学们讲解了其他的发电方式。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启发同学们能多去探索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原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同时也激励同学们在实验活动中积极参与,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图3:同学们在做风力发电实验)
 
(图4:同学们在做盐水发电小实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课程的尾声,小鱼老师从海上发电站讲到光伏路灯,从三峡大坝讲到未来的清洁能源愿景,每一个案例都激发了同学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同时小鱼老师鼓励同学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勇于探索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永无止境。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大自然异彩纷呈的能量,还能让他们学习到各种各样的发电方式,启发他们去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多发问、多探索、多挖掘。展望未来,期待这些小小的探索者将以今日所学为基石,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多发问、多思考,勇敢地踏上探索世界的征途,去探索与创新,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加辉煌的篇章。
 
撰稿人:周嘉琳
初审人:卢馨颖
复审人:李海峰
终审人:王丰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
来稿时间:2024年7月27日
 
 
 
 
 
作者:周嘉琳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自然之力孕电能,科技转化展电能————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课程
  • 神奇的液体:探究浮力的奥秘
  • 神奇的液体:探究浮力的奥秘
  • 2024年7月19日,在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成长营的教室里,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的大王老师以“神奇的液体:探究浮力的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共同成长,携手向前
  • 2024年7月17日上午,服务队成员小畅老师及圈圈老师围绕“共同成长,携手向前”这一主题,携手主持了一场趣味盎然的开班仪式,旨在让小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回溯校园,传承智慧
  • 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E”会审快审小队开展电子函证平台赋能审计数智升级实践调研
  • 探索漆艺雅韵——线上宣传纪实
  • 探索漆艺雅韵——线上宣传纪实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精湛的工艺,穿越千年时光,依旧熠熠生辉——这便是中国传统丹漆艺术。为深入挖掘这一非物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共绘漆扇之美,传统工艺绽放新光彩
  • 共绘漆扇之美,传统工艺绽放新光彩
  • “共绘漆扇之美,传统工艺绽放新光彩”。为了宣传关于漆扇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制作过程,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队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