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函证作为一种创新的审计工具,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审计的方式和效率。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电子函证在智慧审计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7月12日,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E”会审快审小队成员来到辽宁省沈阳市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关于电子函证和智能审计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截至2024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扩展可受理电子函证机构范围至19家分行。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只接受银行询证函(格式二),即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发送的询证函(1-14项及附表)直接进行查询、回复。回函文件按对应的询证项生成。已有超过八成的业务用户使用该系统进行函证申请与操作。日活跃用户数持续稳定增长,反映了客户对该服务的高度接受和信赖。电子函证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业务咨询、账务查询等方面,同时也已经延伸到业务签约、自助续约等多个业务场景中。
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团队成员调整了访谈提纲的内容,来到了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向工作人员请教,团队成员了解到中国工商银行通过中银协平台受理电子询证函业务,包括函证e信和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两种办理渠道。除电子函证外,支持纸质询证函业务,由一级分行函证服务团队集中处理。

此外,团队成员前往中国农业银行进一步了解电子函证的相关信息。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建设经营特色明显、服务高效便捷、功能齐全协同、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不仅学到了电子函证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审计行业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