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18     阅读
故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五老村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住的是破草棚,吃的是烂菜根,屋前垃圾堆,屋后臭水塘……”那时,五老村地区是南京城里出名的棚户区,3/4的面积是臭水沟和臭水塘,沟塘内遍布生活垃圾和动物尸体,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爱国卫生运动开始后,为了扭转当地不堪的卫生状况,五老村群众在居民主任及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先后发动十多万人次,连续奋战一百天,使这里变成了景色宜人的卫生模范街道。100天里,大家填平了37个污水塘、两条70多丈的臭水沟 和29个粪坑,还运走了积压数十年的上千吨垃圾。经过大家夜以继日的奋战,昔日环境恶劣的“苦恼村”大变身。1952年,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上,五老村因为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单位”,还获得了一面由毛主席题词的红色锦旗。“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短短几十个字,生动记录了这次大干100天的奇迹。
故事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除七害爱国卫生运动。吴素贞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妇女,却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非凡的作用,成为了五老村群众学习的榜样。
吴素贞所在的五老村地区,原本卫生条件极差,鼠、蚊、蝇、蚤、臭虫、蟑螂、螨虫七害猖獗,疾病横行。吴素贞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深知,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到卫生运动中来。
每天清晨,吴素贞就开始在村里的广播喇叭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解除七害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她还编写了许多顺口溜,让孩子们在嬉戏中也能记住除害知识。与此同时,吴素贞组织了一个由妇女组成的卫生小分队,带领大家清扫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清理积水、填平坑洼、消灭蚊虫滋生地。
在她的带动下,群众的热情被点燃,大家纷纷加入到除害队伍中。每家每户都积极行动起来,翻箱倒柜,彻底清理房屋,消灭害虫藏身之处。村里还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各家各户的卫生情况,确保除害效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害虫数量大幅减少,疾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村民们看着干净整洁的环境,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吴素贞同志的名字也在村里传开,大家都称她为“卫生运动的先锋”。
撰写人:尹朝君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探金银产业发展之道,助平邑乡村振兴之梦
  • 情暖童心,共筑未来
  • 情暖童心,共筑未来
  •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三下乡”团队:“豫”见幼儿——携手相伴,撒播梦想团队到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的两所幼儿园当志愿者
  • 大学社会实践 08-18
  • 才慧润童心,大爱赴乡间
  • 才慧润童心,大爱赴乡间
  •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三下乡”团队:“豫”见幼儿——携手相伴,撒播梦想团队到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的两所幼儿园当志愿者
  • 大学社会实践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