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了解基层医疗服务状况,培养当代医学青年的医学人文素养,7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慢语志愿服务队来到东莞市桥头镇,联合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玉露沾衣警糖患,慢语携暖护健康”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东莞桥头镇常住人口20.71万人,2023年上半年桥头镇应管糖尿病患者为3682人,已管理糖尿病人数3182人,其中按照规范进行管理的有2398人,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为75.36%。当地糖尿病早期筛查工作每年都被列入“东莞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从去年12月开展至今,桥头社卫中心的医护人员陆续走进村(社区)、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等为35至49岁人群免费测血压、血糖,为共计约5000名群众进行免费检测,已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由此可见,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在桥头镇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基于此,广东医科大学慢语志愿服务队本着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初心,实地考察学习,展现新时代医学青年的责任担当。
医者薪传对话间,社区心连患者情活动前夕,慢语志愿服务队来到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负责人共同商讨后续的工作安排。会议后,负责人带领队员们参观社卫服务中心,并向队员介绍中心的部门设置和基本工作情况。据介绍,站点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在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上,桥头镇社卫中心及其各站点对确诊慢性病的患者有季度的随访和年检,以此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及时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诊治方案。
(图为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与慢语志愿服务队共同沟通活动细节。邬欣昀 摄)
实践期间,慢语志愿服务队不断深入对社区医疗状况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医疗具体流程,队员们分组前往桥头镇社卫中心各站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负责挂号和收费的队员热情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特别针对老年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时遇到的障碍,提供一对一的贴心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挂号就医。在护士的指导下,部分队员为就诊的病人进行血压、血糖的测量。在社卫中心的实践体验中,队员们表示收获颇丰。
期间,站点的医师也为队员们详细介绍社卫中心在慢病管理方面的随访相关工作及就诊的流程。经了解,在慢病管理方面,桥头镇社卫中心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做到动态观察、定期监测,每一季度都会对慢病患者做一次随访来评估他们的健康状态。患者的就诊流程分为“诊前”、“诊中”和“诊后”三个阶段,诊前主要是护士评估,诊中即为医生遵循全科诊疗流程进行诊治,而诊后为护士处置与指导。田新站的李医师在向队员们介绍时特别强调,社区全科医生会注重患者的“ICE”,即想法、担忧和期待,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问诊评估的同时,与患者共同决策健康管理计划并给予指导。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生理上的健康问题,由于治疗周期长及其并发症带来的自理缺陷常会引起病人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种模式让慢病患者在得到诊疗指导的同时,也拥有说话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慢病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视,展现了人文关怀。
科普引航巧控糖,测糖筛查益健康 此次三下乡活动慢语志愿服务队延续糖尿病知识科普与免费测糖项目。
在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语志愿服务队与慢病管理小组合作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科普活动。了解到当地的老年人大部分只能听懂粤语,服务队队员启动Plan B,让队内会粤语的同学进行演讲。队员们将糖尿病的致病机理与“门”、“锁”和“钥匙”进行联系,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向老人们转述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老人们详细讲述糖尿病医保报销的相关内容。在讲座结束后,慢语志愿服务队队员向老人们了解当地医疗报销的情况,大多数老人表示有办理医保,但队员也注意到老人对于糖尿病医保报销的具体细节并不了解,例如可报销的金额、药物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慢语志愿服务队开展糖尿病医保报销内容宣讲的必要性。
(图为慢语志愿服务队在为老人们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邬欣昀 摄)

(图为慢语志愿服务队队员陈冬怡在向前来讲座的老人了解对糖尿病医保报销的认知情况。邬欣昀 摄)
据统计,我国慢性病患者人数逐年累增,其中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12.8%。广东医科大学慢语志愿服务队此次深入东莞市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交流与实践,在当前国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号召下,更显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