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承载教育情怀,书写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24-08-19     阅读
       中国青年网日照8月1日电(通讯员 冯宇佳)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为深入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及发展情况,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践队于7月11日走进日照市涛雒镇中心小学进行实地调研访谈活动,与当地乡村教师展开深入交流,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现状与教育教学情况。
走进校园,感受教育温度
       7月11日,实践队员们前往涛雒镇中心小学进行参观,开展调研访谈活动。走进校园,实践队员们被校园内的环境所吸引。校园内教学楼、餐厅、实验室、操场及运动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优美,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教室外部精心布置的色彩斑斓的学生画作、铿锵有力的书法作品展现出校园丰富的文化环境。教室内部则是干净整洁,课桌椅摆放整齐、一尘不染。这些都展现出了新时代乡村最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为了更加真实深刻地了解乡村教师教学情况及教学环境,实践队员们积极与师生互动,热情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实践队员们利用所学知识,经过精心准备,开展了课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实践队员与同学们积极交流,他们不仅作为观察者,更是作为参与者,融入到涛雒镇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最真切的乡村教学实践体验。在与同学们的积极交流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学环境的独特性。实践队员们发现,尽管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乡村孩子们的学习资源仍然相对有限。在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中,实践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乡村孩子们对知识的纯真与渴望,也体会到了乡村教师的艰辛与不易,更发现了乡村教师们在简陋的条件下,依然坚守教育初心,用心育人的伟大教育情怀。通过一天的观察与交流,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教师的日常工作环境以及他们“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育情怀,为接下来对于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的访谈与探究打下了基础。
图为涛雒镇中心小学教室外展览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宇佳 摄
深入交流,共谋职业发展
       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实践队员们与该校的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反馈,实践队员们借此机会开展访谈活动。在开展实地调研之前,实践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对乡村教育的相关政策、文献进行了梳理,了解了乡村教师的基本诉求与关注点,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实践队员们向学校的教师们发放调查问卷,利用非实名填写,深入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及发展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实践队员们详细准备了访谈提纲,选取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我从小就在这个镇子上长大,当年也是在这所学校读书。毕业后,我面临很多选择,但内心始终有一种信念驱动我回来教书,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一名教师深情回忆起自己的教育生涯。乡村教师中同这位老师相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许多乡村教师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的无私奉献,展现了独属于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此外,在访谈中,乡村教师们也坦诚地谈到了面临的挑战。如教学资源的匮乏、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个人职业发展的期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针对乡村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队员间与教师间展开深入讨论与探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职业认同及职业发展的策略及方法。乡村教师在履职尽责中感悟乡村教师职业的艰辛和付出,同时体验乡村教育工作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书写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从而在乡村教师职业生涯中实现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和媒体宣传,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和尊重,改善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政府及教育部门应为乡村教师设立专项奖励基金,表彰在乡村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以此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此外,为了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教育部门当为乡村教师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提供更多的晋升通道,为乡村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乡村教师设立并达到职业目标。
图为实践队员发放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翟远晴 摄
       通过此次深入的调研访谈活动,使实践队员们对于乡村教师的日常工作及职业认同与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队员们对所见所闻深入探究思考,并与乡村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究了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提出了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及发展策略。乡村教师以崇高的教育情怀,于乡村深处书写责任担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图为“桃李先锋”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一凡 摄
作者:冯宇佳    来源:冯宇佳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承载教育情怀,书写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