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保驾山村前书记徐华仁:以开放心态迎接铁路横穿村庄的机遇

发布时间:2024-08-20     阅读
  2024年6月29日,“织补浙乡,灵启东关”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有幸采访到了保驾山村前书记徐华仁,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村庄的发展史,也了解了老书记对铁路横穿村庄的一系列见解。
我们从徐华仁老书记口中得知,保驾山古称铜牛山,铜牛山四周层峦迭嶂,有二十余座大小山峰包围,山上树木茂密而高大,遮云蔽日,松鼠在任何一株树上,都能跑遍全山树梢。因此,百姓又称铜牛山为苞山。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处仁八世孙徐肇甫携子孙,从跳山迁徙此地,为了荣耀祖宗,遂把苞山更名为保驾山。
  1995年,以“公祭二太公”为主要载体的保驾山村文化艺术节便是由徐华仁老书记组织创办的,此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保驾山村都会隆重举办祭祀活动。2010年2月,“二太公”墓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底,“二太公庙”筹建完工。
  作为保驾山村的领航人,徐华仁深知铁路的建成将给村庄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于铁路的兴建,村庄里68户人家被迫拆迁,这无疑是改变了村庄的整体布局。住在铁路沿线的他也清醒地认识到铁路建设带来的噪音、环境等问题,对村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铁路横穿村庄的挑战,他与村干部争取在铁路建设中充分考虑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利益诉求,最终村庄为村民统一装上了隔音窗,并加强了环境保护。
  与此同时,徐华仁也看到了铁路建设为村庄发展带来的机遇,他提到,正是因为铁路的建设,村庄的新区才得以发展。铁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和人流物流的增加,更是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谈及未来的村庄规划与发展时,徐华仁的心中充满了对村民的深情厚谊和对村庄未来的美好憧憬。他表示,希望能以村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加公园绿地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他还希望能改善并缩小新旧两区因铁路横穿而带来的各方面差距,让旧区也能享受到新区的发展成果。
面对铁路横穿村庄的重大变化,徐华仁以开放的心态和前瞻的视野,积极引领村民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实现村庄的和美发展。他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塔,照亮着保驾山村的发展之路,更吸引着人们去追寻。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普话筑基,职教扬帆
  • 普话筑基,职教扬帆
  •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语言作为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不仅是国家统一、民族团
  • 大学社会实践 08-20
  • "织补探索":深入调研铁路高架下的乡村空间 ——“织补浙乡,灵启东关”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下
  • 汲取经验,启迪思路:上浦镇村庄规划学习之旅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赴云南省普洱市“梦起云滇·云岭寻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 “盐土调研谋发展,共商未来筑粮仓”河海大学学子赴江苏沿海三市探究盐碱地综合利用发展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