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滇南|数字化分享:以“数”赋能,“智”引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在
“教育强国”和
“数字中国”战略的背景下,来自东南大学的七彩滇南实践团前往云南省弥勒市探索研究民族地区科学教育数字化实践路径。7月14日上午,七彩滇南实践团的成员
石雨峰、
刘子豪,面向庆来学校的高中部同学开展了数字化分享主题讲座,共同探索了一场有关数字技术的奇妙旅程。
石雨峰同学从
数字化发展现状切入,介绍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催生了移动支付、社交网络、移动健康等服务的蓬勃发展。云计算的崛起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弹性的、可拓展的和高可用性的计算平台资源,实现了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更低的资本支出和更快的创新速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则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重要驱动力。

此外,石雨峰提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具有重要意义。聚合起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将极大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与配置公平化,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选择性需求,更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强大广阔的数字支撑。
刘子豪同学从教育数字化的现实应用角度出发,以
具体的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平台等教育数字资源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常用在线课程平台中的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教育资源;演示了虚拟实验平台如何摆脱物理现实的限制,真实还原知识场景、模拟实验操作,将课本文字、图文、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具象化、场景化教育工具,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除此之外,刘子豪同学还现场演示了
如何使用MATLAB软件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互动和实操带领同学们一起编写代码,从绘制常见的正弦函数到分析复合型函数的单调性,不仅让同学们对编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最后,刘子豪同学分享了他的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从实际问题的抽象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到建模求解、结果检验,他生动展示了如何利用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激发了同学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
顺应时代潮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七彩滇南实践团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课堂,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数字化教育资源,提升数字化信息化素养,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建立多元、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