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探寻黄河之美
今天是“河小青”蓝色梦想实践队开展活动的第一天,因天气原因,我们将原定的集中学习培训调整为线上学习。上午9点,团队15名成员准时集合,开启了与黄河的“云端对话”。
【观·黄河之魂】
观看《黄河之水天上来》视频时,大家边记录边讨论。当屏幕展现黄河流域壮丽的生态景观时,郝静博指着画面中湿地栖息的候鸟说:“原来黄河三角洲有这么多珍稀物种!”视频里提到的水土流失、工业污染等问题让气氛逐渐严肃,成员们纷纷记下关键数据——“黄河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沿岸化工企业曾占流域污染源的37%”,这些数字像警钟敲在每个人心上。
【议·护河之策】
专题讨论环节,队长王苗宇抛出议题:“如何将视频里的理论转化为可行方案?”李媛媛率先分享:“我们可以设计‘校园节水打卡计划’,用实际行动减少水资源浪费。”郑佳瑶则建议结合专业知识,制作简易水质检测工具包,供社区居民使用。经过两小时头脑风暴,团队梳理出“线上科普+线下实践”的双轨方案,包括组建黄河生态宣讲团、发起“旧衣改造护河袋”公益活动等。
【思·践行之志】
撰写实践日志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家的笔记本上。郑佳瑶在本子中写道:“原以为环保是宏大命题,现在发现捡起河边一个塑料袋、向家人科普节水知识,都是在为黄河‘减负’。”赵文雪则规划了暑期实地调研计划:“去黄河滩区采样,用专业知识分析水质变化。”
虽然没能亲临河岸,但云端的学习让我们对“守护母亲河”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明天,我们将带着今天的思考,继续完善环保方案——黄河的蓝色梦想,正从笔尖的记录、口中的讨论,一步步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