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绿驰未来” 实践团队探寻东风汽车博物馆,汲取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站在镌刻岁月痕迹的第一代东风卡车前,仿佛能听见前辈们在芦席棚里彻夜研讨的热烈声浪!”2025 年 7 月 3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绿驰未来” 社会实践团队踏入位于十堰的东风汽车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回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脉络、汲取奋进力量的学习之旅。团队队长郑博文手持讲解器,走在队伍最前方,带领队员们深入了解这座今年 3 月 26 日开馆、由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历史厂区改造而成的 “汽车工业活化石”。这座承载着半个多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奋斗史诗的综合性博物馆,以 2000 余件珍贵展品,为团队成员徐徐铺展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阔长卷。​
图为团队队长郑博文为团队成员讲解。
此次 “绿驰未来” 团队走进东风汽车博物馆,旨在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调研,从东风汽车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与智慧,为后续围绕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提供历史维度的思考框架。“我们此次调研聚焦新能源汽车,而东风汽车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其发展经验对我们理解产业变迁、把握未来趋势极具价值。” 队长郑博文介绍道。
​踏入博物馆,序厅内以 “打汽车工业翻身仗” 为主题的人物群像和背景浮雕,瞬间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浮雕以东方双飞燕为中心,整体呈现 “山” 字型结构,从时间维度上巧妙形成人、车、城、山的布局,从空间上则展现出十堰仙山秀水汽车城的独特风采。随着郑博文队长的讲解,泛黄的设计图纸、布满油渍的扳手等展品,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到三线建设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芦苇搭建的简易工棚里,前辈们凭借算盘计算参数、靠人力搬运设备,硬是在荒山野岭建起现代化汽车工厂,‘芦席棚创业’精神令人震撼。” 团队成员刘文博感慨地说。​
沿着展线深入,以 “打汽车工业翻身仗” 为主线的五个主要单元及三个专题展区,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全方位展示了东风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阶段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走出大山、开放合作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再到如今朝着汽车强国目标迈进中展现的卓越风姿,每一个阶段的故事与展品都让团队成员驻足深思。​
在 “科技跃迁” 展区,东风汽车的多项硬核科技成果成为团队关注的焦点。团队成员了解到,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 46%,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目前国产化率已达 75%;近三年,在新能源赛道持续发力的东风汽车,累计斩获超 800 项发明专利授权。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近距离了解到东风新能源汽车的前沿技术,其在续航与安全性能上的突破性创新,彰显了中国汽车工业科技突围的强劲动能,现场成员纷纷用镜头定格这些 “智造” 新成果。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互动,深度学习。他们手持录音笔,仔细记录讲解内容;就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研发等问题,与队长展开深入交流;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现场展开热烈讨论。“原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早已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新能源专业成员黄宇佳激动地说,“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更要接过创新接力棒。”
​据了解,“绿驰未来” 团队后续将围绕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市场格局、前沿技术落地场景、用户需求痛点三大维度开展系统性调研。团队计划通过企业访谈、用户问卷、技术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他们将以此次博物馆研学成果为基础,把从东风汽车发展历程中汲取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智慧,转化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的实际方案,用青年视角与专业智慧,为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能。“我们要把在博物馆里学到的精神转化为行动,助力十堰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团队成员们目光坚定,话语铿锵。
作者:曾家豪 郑博文    来源:线下访谈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入内蒙古推普架桥,融乡土同音筑童梦
  • 入内蒙古推普架桥,融乡土同音筑童梦
  • 在国家大力推进民生沟通便利化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城建学院“丝路同声推普助乡”实践团怀揣使命,分别奔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钢
  • 社会实践 2025-07-04
  • 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在行动
  • 两山论助生态振兴,余村行展青年风采
  • 两山论助生态振兴,余村行展青年风采
  • 浙江农林大学“余见古树青山”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恰逢建党节为契机,奔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
  • 社会实践 2025-07-03
  • 践行计划 | 学院实践团赴中建科工调研学习——聚焦前沿科技,感悟铁骨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