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激励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院实践团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展“探访大国工程,锻造行业匠心”主题型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交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号召学生积极投身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以技能成才、以技能报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7月3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深圳社会实践团在学院团委2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深圳实践团在大国工程一线感悟科技力量,在对话行业前辈中传承匠心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国际”)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及基建投资企业、港澳区域最大的工程承建商、内地领先的城市综合投资运营商,主要从事基建投资和运营、建筑工程、装配式建造、幕墙工程等业务。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建筑国际已形成“中国内地、香港、澳门、海外”四大业务区块,以“科技+投资+建筑+资产运营”四位一体的业务模式,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承建了1500多个标志性项目。中国建筑国际科技平台自1993年开启建筑工业化研究,以装配式建筑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建筑前沿科技,致力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凭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开辟国内装配式4.0时代,引领行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
深圳实践团赴中国建筑国际实践学习
01深入领军企业交流,探讨行业创新发展 7月3日下午,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与学院深圳实践团师生开展交流座谈,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研发经理曾维来、中建香港基础公司地盘经理张晋、中建国际投资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书豪、浙江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张建苗、中建海龙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葛广以及深圳实践团的老师和同学们出席此次座谈。
座谈会上,王琼总工程师阐述了公司在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建筑国际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智能建筑、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未来,公司正积极拥抱创新,提升技术实力,力求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深圳实践团在中国建筑国际座谈交流
张书豪经理详细讲解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实践及技术发展战略——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4.0MiC技术、智能建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最新成果。他强调,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全球领先的建筑企业,中国建筑国际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张书豪经理详细介绍了“海之子”人才培养计划,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发言、中国建筑国际人力资源代表张书豪发言
随着双方交流的不断深入,优秀校友代表曾维来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曾维来讲述了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建筑国际的过程,尤其是在公司内参与项目申请、技术转型和研究方向转换中的经历。他强调,大学期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为其在工作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鼓励在座的学弟学妹们,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的变化,把握住每一个成长机会。
中建海龙在企校友曾维来发言、中建香港在企校友张晋发言
优秀校友代表张晋也结合7年间的工作与成长经历,生动地转述了自己的职业故事。张晋分享了在香港工作的经历,特别是在面对语言沟通、工作技能和项目实战等方面的困难时,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和团队合作克服挑战,逐步提升自我。他强调,香港的多元化工作环境要求工程人员具备更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这对他的个人职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2与优秀校友、企业高层对话,学习职业经验与行业见 座谈交流会后,深圳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了中建海龙总经理赵宝军及中建海龙总工程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优秀校友王琼。赵宝军总经理首先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中建海龙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创新实践,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4.0、智能建造、BIM技术和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应用。赵总强调,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智能建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年轻人应当积极参与,拓宽技术视野,提升自身在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力。在谈到人才培养时,赵总特别提到,中建海龙将继续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激发青年才俊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王琼学长结合自己在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经历,分享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型经验。作为一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优秀校友,王琼学长讲述了如何在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并且始终保持创新与学习的态度。他鼓励在场的学弟学妹们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跨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未来的建筑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在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领域学习和实践。
深圳实践团采访中建海龙总经理赵宝军
深圳实践团采访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
03定位行业前沿创新科技,感受装配式建筑智慧转型 为了深入了解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深圳实践团成员前往中国建筑国际深圳福城南项目,技术专家带领团员们考察调研了该项目现场,详细讲解了MiC技术如何在实际施工中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现场专家还介绍了MiC技术的四大核心优势:高效率、高质量、绿色低碳和节材省工。在福城南项目中,所有MiC建筑构件都经过精密设计和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只需进行组装,极大地节约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建造效率。
深圳实践团在中国建筑国际福城南项目调研
随后,深圳实践团前往了中国建筑国际科技平台MiC模块化公园。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接触了生产装配完成的模块化集成式房屋建筑,了解了从设计、生产到现场组装的全流程。通过此次学习,深圳实践团成员们对MiC模块化建筑的前景和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建筑国际的专家强调,MiC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能满足未来智能城市、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需求。
深圳实践团在中国建筑国际MiC模块化公园学习
04走进企业研究一线,赋能行业生产实践 在深圳实践团的学习过程中,成员们来到中建海龙建筑科技研究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关于建筑科技创新的实地考察。在实验室内,来自不同领域的博士与科研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详细的讲解,介绍了中建海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尤其是再生混凝土、绿色建材和防火建材等创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研究院的专家团队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再生混凝土利用废弃物作为原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循环发展。展示了通过使用高性能的防火材料,建筑可以在火灾中保持更长的结构稳定性,为住户和使用者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深圳实践团在中建海龙建筑科技研究院学习
深圳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建筑国际的标杆项目中,感受到了创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国建筑国际的全球业务拓展中,领略了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深远影响;从建筑科技研究院的创新成果中,展望了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蓝图。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探访大国工程,锻造行业匠心”深圳实践团将继续深入国家重大工程现场,在实践中感悟“科技强国、工程为民”的时代使命。新一代建工学子将以开拓者的姿态拥抱行业挑战,以实践者的责任心推动技术创新,为推动中国建筑走向世界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朱衍光
摄影|徐楠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