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微尘小队开展“稻香酝佳酿,实践出真知”米酒制作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2025年7月6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微尘小队于行云食堂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稻花香里酿新篇”米酒制作实践活动。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食品科学知识,引导小队成员在动手实践中领略非遗文化魅力,同步学习健康饮食理念。

图1 活动现场的浸米过程 (沈诗伟 摄)
    活动开始,微尘小队成员们充分运用专业课程所学知识,依据米酒发酵的科学原理(涵盖淀粉糖化、酵母代谢、温度控制及食品安全等关键点),明确了完整的米酒酿制流程:选米→浸泡→蒸煮→冷却→拌曲→发酵→成品。

图2 大米的拌曲过程(沈诗伟 摄)
    实践环节中,队员们精心准备了优质糯米、酒曲等原料,并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他们取用了食堂预先蒸煮好的优质稻米,用洁净水浸润至米粒颗颗分明、可轻松捏碎的状态。随后,待米饭充分冷却至适宜温度(30-35℃)后,进行关键步骤——拌曲。队员们特别强调,拌曲温度需严格控制,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影响发酵效果。

图3 大米的开洞过程(沈诗伟 摄)
    完成拌曲后,便迎来酿制米酒的最后一步:装填与开孔。队员们将拌好酒曲的米饭装入洁净塑料盒中,用勺子铺平压实,并在中央位置挖出一个孔洞。此举作用有二:一是利于发酵——酒曲发酵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需要适量氧气,若容器绝对密闭,易导致厌氧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群,抑制酵母菌生长;二是便于观察——通过孔洞可清晰观察米酒汁渗出的情况,及时掌握发酵进度,以便适时结束发酵。最后盖上盖子,家庭米酒的酿制便初步完成。

图4 微尘小队参与酿制完成的盒装米酒(沈诗伟 摄)
    夕阳西下,首批酿制的米酒已散发出淡淡的醇香。这场融合传统智慧与科学创新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古老的米酒酿造技艺在校园焕发新生,更将健康生活的理念如酒曲般播撒于师生心田,持续“发酵”。微尘小队以专业知识赋能实践探索,用科技力量助力文化传承,在探索食品科学与传统工艺结合的道路上,再次留下了生动而深刻的青春印记。
作者:徐文祺 张陈源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稻花香里话新程”乡村振兴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河工大学子暑假实践:二七炬光,薪火相传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多彩向阳服务队开展美育实践探索
  • 共筑民族梦 践行两山论
  • 共筑民族梦 践行两山论
  • 在这个绿树成荫的季节,7月6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红石榴,青春逐梦”社会实践团队赴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镇铁热克村1组
  • 社会实践 2025-07-06
  • 三天三校深调研,“网络舆情实践团”解码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
  • 破茧“银发困局”:解码补充商业医保的“适老化”密钥
  • 数策助参保,智“保”安民心 —— 高校团队深入天新社区调研补充医保普及现状
  • 力破补充医保关卡,密织多层次健康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