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的引领下,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师生们,近日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7月7日这一天,他们走进了临安鸡血石博物馆,探索了鸡血石雕这一古老艺术的神秘世界,体验了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
鸡血石: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鸡血石,这种以其鲜红色泽和细腻质地著称的宝石,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在博物馆内,师生们被那些栩栩如生的鸡血石雕作品深深吸引,每一件作品都似乎在低语着历史的回声。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钱友杰,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为师生们揭开了鸡血石雕艺术的神秘面纱。
非遗传承人:坚守与创新的典范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师生们有幸与三位杰出的鸡血石雕艺术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他的徒弟钱友杰以及潘汉斌。
钱高潮大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鸡血石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以其四十年的匠心独运,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创作出《蝉鸣》《钱王功绩图》等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的杰作。

钱友杰大师,作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鸡血石雕)传承人,他不仅创作了百件作品,荣获国家级金奖13次,更是将鸡血石雕艺术带入了G20峰会和杭州亚运会,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潘汉斌大师,自1985年起投身鸡血石雕刻艺术,近四十年的坚守与创新,使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殊荣,深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他的荣誉不仅是对其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鸡血石雕艺术传承的重要贡献。
匠心精神:传承与发扬的桥梁在与大师们的交流中,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钱高潮大师分享了他与鸡血石的不解之缘,从选材到雕刻,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他强调,鸡血石雕刻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门非遗技艺,将其传承下去。

钱友杰大师和潘汉斌大师也表达了他们对传承鸡血石雕艺术的热忱和责任感。他们希望通过创新设计,让鸡血石作品更贴近现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社会实践:文化传承的新篇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鸡血石的绝美艺术,更让他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在与大师们的交流中,师生们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匠心。这次文化体验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期待未来他们能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传统技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的师生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对鸡血石雕艺术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学院表示,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工匠精神,照亮未来鸡血石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师生们不仅学习到了鸡血石雕的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将会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让鸡血石雕这一千年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他们将承载着工匠精神,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世界见证中国工匠的卓越技艺和深厚情感。在他们的手中,鸡血石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照亮未来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