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翻译学院:译解兵道童趣,彩绘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为彻底贯彻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暑期,我作为兵译风华实践队的一员,参与了以兵家文化为主题的幼儿园绘画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队依据经验制定计划:制作一页包含盾牌、铠甲等兵家元素的卡通PPT——向幼儿展示后分发涂色纸,引导他们自由创作——拍摄合影留存。实践队从成人视角出发,却忽略了儿童的认知层面,因此当真正走进活动室,孩子们无法顺利的理解兵家文化的内涵,而对涂色纸露出迷茫的神情,我才意识到,即便是向幼儿传递最基础的文化符号,也需要精准的“翻译”智慧。这场看似简单的实践,让我对文化传播与沟通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
莫让符号悬空——从“铠甲为何冰冷”看文化翻译的落地性
实践队的本次活动目的是通过绘画让幼儿感知兵家文化的魅力。实践队名称中的“译”字,起初被实践队理解为“简化术语”——比如将“铠甲”定义为“古代士兵穿的防护装具”,PPT上的文字为“铠甲硬邦邦,保护士兵不受伤”。这样的表述对于实践队足够直白,却忽略了幼儿对“防护”的认知仅停留在“创可贴”“安全帽”等日常物品上,他们无法将“硬邦邦的装具”与“保护”建立关联。
因此在活动当天,分发涂色纸后,一个小男孩皱着眉将纸推到一边并拒绝涂色,我蹲下身询问缘由,他指着活动室角落的玩具骑士说:“我喜欢那个骑士的衣服,有亮晶晶的花纹,像超级英雄。”这句话点醒了我:孩子们对“铠甲”的排斥,并非因为图案复杂,而是实践队的“翻译”未能赋予它温度,他们无法从自我思维中感知到“认识了解”的温度。因此实践队与儿童的沟通交流之中,应当为他们提供一个具象的“认知锚点”,让他们能够从自我经验中找到熟悉的事物以及知识。于是,我拿起玩具骑士,将它与实践队所讲述的将士联系在一起,并询问小朋友们:“你想给这件‘勇敢衣’涂成太阳的金色,还是天空的蓝色?”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那个排斥涂色的小男孩立刻拿起金色蜡笔,在铠甲边缘画起了波浪线:“我要给它加个光边,这样更厉害!”其他孩子也纷纷发挥想象,给铠甲画上星星、爱心
以倾听捕捉童心——实践中被放大的个人优势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善于倾听的能力。当孩子们提出“盾牌能不能涂成彩虹色”“兵车会不会载着小动物”等问题时,我没有急于纠正“不符合历史”,而是耐心询问背后的想法。一个小女孩在盾牌中央画了朵小花,我好奇地问她原因,她仰着头说:“士兵保护大家的时候,看到小花会开心呀。”这个回答让我心头一暖。原来在幼儿的认知里,“守护”不仅有坚硬的外壳,还藏着对美好的向往。这份独属于儿童视角的认知与理解,让我确信,好的翻译者首先是好的倾听者,只有听懂对方的“潜台词”,才能让文化传播更有温度
理解与感悟并存——让文化在童趣翻译中扎根
这场实践拉近实践队与较小年龄段人群的距离,简单的互动与真挚的言语都让我对“兵译风华”的“译”字有了深刻理解。这次活动开展在幼儿阶段,践行翻译主旨,传播兵学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新颖的实践形式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所谓翻译,不是对文化符号的机械简化,而是找到与受众心灵相通的密码;所谓传承,不是将历史原封不动地灌输,而是让文化在不同语境中生长出适合的模样。文化的生命力是无穷尽的,实践队应当与时俱进的传播发展文化,让文化真正扎根内心。
通讯员 尹训盈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兵译风华实践队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 7月10日,笔者走访退伍军人娄天民,在共同翻阅战友聚会合影相册的过程中,回溯了他15年野战部队生涯中的峥嵘过往,包括参与抗洪救灾等
  • 社会实践 2025-07-10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 为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守护其使用智能设备的安全,开展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实践活动。通过教学智能手机操作、普及网
  • 社会实践 2025-07-10
  • 铭记先烈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 探秘特警尖兵,厚植普法初心
  • 微光普法志愿实践队通过法律援助、法律知识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在社区、公园、乡镇等开展普法活动,以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助力国
  • 社会实践 2025-07-10
  • 情系红领巾 实践助成长
  • 情系红领巾 实践助成长
  • 7月10日,塔里木大学电气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红石榴,青春逐梦”社会实践团走进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镇铁热克村,为当地十余名儿童开
  • 社会实践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