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铁轨交汇点,实践团成员亲眼目睹高铁与火车穿梭往来。武西高铁上,高铁列车疾驰而过,彰显着中国高铁的速度与科技;襄渝铁路及复线上,货运、客运列车次第穿行,延续着铁路运输的使命。眺望着襄渝铁路老线略显斑驳的钢轨,仿佛能感受到半个多世纪前铁道兵们的体温——当年,正是这些头戴安全帽、肩扛钢钎的战士,在悬崖峭壁间开山凿隧,用双手和血汗将铁轨一寸寸铺就,让“蜀道难”的困境在钢铁意志前逐渐消解。

图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复线以及武西高铁三条铁路交汇点(图片来源:宣发部)
回溯历史,襄渝铁路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工程,凝聚着铁道兵等无数建设者的热血与汗水。他们在缺衣少食、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情,攻克了数不清的地质难关,让这条铁路在国家战略运输、区域经济沟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复线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运输能力,为物资流通、人员往来拓宽通道;武西高铁则代表着新时代铁路发展方向,助力区域融入全国高铁网,加速人才、资源流动。三条铁路从不同时代走来,在此交汇,既是交通脉络的物理交织,更是中国铁路建设从铁道兵艰苦创业到如今高速发展的历史见证,而铁道兵精神早已融入钢轨,成为铁路事业不断前行的精神密码。
实践团成员在观察与聆听中,深刻认识到铁路建设对国家发展、区域联结的重要意义。这些铁轨,不仅是钢铁轨道,更是承载历史、驱动未来的发展动脉,尤其是铁道兵们留下的奋斗印记,激励着年轻一代传承那份坚毅与担当,为国家交通事业新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及老师与铁路合影(图片来源:宣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