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传承非遗文化 探寻面塑魅力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面塑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为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汤”技艺,探索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路径。2025年7月11日,烟台理工学院薪传实践队前往青岛城阳区,在张氏面塑传承人张世建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交流学习。
  张世建老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汤”第三代传人,在面塑领域成就斐然。其2023年作品荣登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2024年亮相北京新华社,更是龙年、蛇年山东春晚面塑吉祥物制作者,在业内和社会上都有广泛影响力。

图为面塑老师向薪传社会实践队展示的面塑作品。姜晓倩 供图

  面塑技艺自汉代萌芽,历经千年传承,以丰富多样的造型和地域特色承载民俗风情、传统故事与美好寓意,是中华民族非遗文化宝库中兼具艺术价值与精神传承意义的瑰宝。

图片为面塑老师向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介绍制作面塑的相关材料。姜晓倩 供图
  活动伊始,张世建老师向实践队队员们展示了众多面塑作品,“面塑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张世建向队员们介绍道。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对制作材料、工艺技巧和创作灵感等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

图片为面塑老师向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讲解面塑工艺技巧。姜晓倩 供图

图为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近距离观察面塑技巧手法。柳程航 供图
  随后,进入面塑制作实操环节。张世建老师亲自示范,从揉面、调色到塑形,一步步耐心讲解。然后由队员们动手尝试,在张世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捏出的面塑有模有样。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还结合现代元素,与张世建老师探讨创新面塑造型和表现形式,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

图片为面塑老师亲自指导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进行制作。柳程航 供图

图片为面塑老师亲自指导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进行制作。柳程航 供图

图片为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正在进行面塑制作。石子昕 供图

图片为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在面塑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柳程航 供图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时,薪传实践队与张世建老师就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张世建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鼓励队员们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传播。

图为薪传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各位指导老师合影留念。石子昕 供图
  此次烟台理工学院薪传社会实践队赴青岛城阳区学习非遗面塑,不仅让队员们亲身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还在实践中学习传承技艺,为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桥梁。相信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通讯员李佳静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山东大学南丁格尔笃学尚行社会实践队 于新乡市红旗区托老院开展孝道宣讲
  •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笃学尚行”社会实践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及德国总
  • 山东大学南丁格尔笃学尚行社会实践队于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开展急救讲座
  • 东南大学实践团探访菏泽两馆 触摸历史厚重与民俗烟火
  • 传承非遗文化 探寻面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