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至8月12日,北京林业大学“应急星火实践团”12名成员在海淀区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本次实践以“培养应急能力、播撒应急知识”为主线,通过访谈应急领域杰出校友提炼实战经验、深度调研校园及日常生活潜在隐患并拍摄成系列应急知识短视频,形成“学—研—传”一体的创新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及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团队紧扣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应急使命·奋斗有我”号召,立足首都应急管理现实需求,回应“高校安全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政策导向,直面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薄弱、校园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演练形式单一、传统安全教育吸引力不足等痛点,把“让青年挑大梁、当主角”确立为核心目标,力图在校园内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应急”的浓厚氛围,切实提升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与综合安全素养。
项目筹备阶段,实践团队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召开了实践培训会、会议中详细安排了实践分工与任务节点,并着重强调了安全第一与宣传视频内容真实有效的核心要求,为后续的实践工作的进行筑牢了基础。
在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团队迅速开展实践。7月13日晚,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内,中化金茂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应急管理负责人、该校2017级林业专业硕士校友马佳欣,应母校学生张烁桐、于丹薇邀请,分享了他将北林所学转化为守护城市社区安全的独特职业历程,并聚焦“应急处理在物业管理中实践与应用”进行访谈。马佳欣表示,本科与硕士阶段系统学习的林火生态学、灾害地理学等课程,特别是在鹫峰校区(现为森林消防重要基地)参与的野外实习与林火防控演练,成为他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石。“这些森林火灾防控的核心技能,其本质是系统性风险识别与应急处置的底层逻辑训练,为我现在处理社区火灾、地震、防汛等应急事件提供了深刻的思维框架。”针对高层建筑疏散、极端天气频发等全球性物业应急管理难题,马佳欣深感预防性措施和跨领域知识的重要性。他结合自身经验,向母校人才培养提出具体建议:“强烈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增设‘城市公共安全与生态风险’等交叉学科课程,并联合社区开展真实场景的应急防灾实践教学。”
拍摄执行小组结合校园日常生活的隐患调研及总结应急领域工作人员实战经验,将潜在危险通过故事演绎和自创脚本、AI模拟灾害现场的方式通过视频呈现出来,打破了以往传统应急知识科普讲座呆板的模式。另外,通过调研及访谈结果产出的视频还可长期作为安全教育的素材,助力平安校园、韧性城市建设,为后续开展应急知识竞赛、演讲活动提供素材,将校园安全教育提升到学习基层实践智慧的高度。
从校友实战经验的"源头活水",到校园隐患的"现实镜像",再到创新传播的"青春表达",应急星火实践团构建起"理论-实践-传播"的完整链条。这簇由青年点燃的应急星火,正以创新之姿照亮更多人的安全之路,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当急救知识乘上短视频的翅膀,安全意识的种子必将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 于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