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淮安组红色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通讯员赵文学)2025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深入淮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研学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刘老庄连纪念园,在革命文物与历史场域中溯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新安少年万里行:文艺烽火燃九州
  晨光熹微,实践组员踏入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展馆入口处“一群小好汉,救国走天下”的浮雕赫然入目。1935年,14名淮安少年以新安小学为起点,携电影机、报刊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省。在“背着电影机抗日”复原场景中,泛黄的《抗日画报》手稿与锈迹斑斑的胶片箱见证峥嵘岁月。
  
  图为罗泽延马煜森马煜森供图
  
  互动展区里,实践组员操作仿制“识字转盘”,体验“小先生制”扫盲教学。展柜内1939年《儿童生活》杂志上稚嫩笔迹书写:“教农民认字就是造精神子弹”。组员唐倩在电子地图前重走旅行团路线感慨:“平均年龄12岁的孩童尚知以文铸剑,当代青年更应勇担文化报国使命。”
  
  苏皖星火耀江淮:豆选民主启新元
  正午时分,青砖黛瓦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静述民主传奇。1945年成立的华中首个民主政权在此颁布《施政纲领》。民政厅展柜内,泛黄的《土地执照》存根印有“耕者有其田”朱红印章,配套展出的老式油印机曾印制减租减息条例惠及2000万民众。
  
  
  图为淮安实践团队马煜森供图
  
  财政厅展板数据清晰标注:“1946年征收公粮1.2亿斤,保障前线供给”。组员姜雯驻足教育厅展区记录:“创办862所小学,扫盲班覆盖47县”。当实践组员触摸斑驳的“豆选法”投票箱时,阳光穿过雕花木窗,当年“民主建政”的标语在光影间愈发清晰。
  
  星火丰碑铸铁骨:八十二烈士永生
  暮云低垂,刘老庄连纪念园松柏肃立。高达19.43米的纪念碑(象征1943年)铭刻血战史诗。在82烈士合葬墓前,讲解员抚过展柜中卷刃的刺刀残片沉声道:“全连官兵以步枪对抗千余日伪军,血战12小时至最后一弹。”电子沙盘动态还原战斗场景:第三道防线失守后,幸存者以血肉之躯扑向坦克。
  
  
  图为淮安实践团队罗泽延供图
  
  英烈墙上“李云鹏——24岁”“傅荣泉——19岁”等年龄刺痛人心。组员武欣桐在电子悼念屏留言:“八十二人即长城!”纪念馆出口处,弹壳拼成的五角星与今日淮安新城全景图形成时空对话,诠释“英雄土地哺育英雄城”的深刻内涵。
  
  薪火长燃启新章
  当实践组员在纪念园集结返程时,骤雨初歇的苍穹现出虹霓。从新安少年的文化长征到苏皖边区的豆选民主,再到刘老庄的血肉长城,两日行程构建起“信仰—道路—精神”的认知闭环。纪念馆飞檐滴水铮淙,似在叩问:昔有十四少年以歌喉为号角,八十二烈士以身躯作界碑,新时代青年当以何续写华章?淮水汤汤,奔涌东去,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化为脚踏实地的征程——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永远在路上。
  (撰稿人:赵文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