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探寻罗源畲族文化传承脉络——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成员深入畲乡助力民族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
2025年8月6日至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成员赴福建省罗源县开展以“探寻罗源畲族文化传承脉络,助力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罗源县文化馆、图书馆及八井村畲族村寨,与当地文化工作者、畲族居民深入交流,记录畲族传统习俗与技艺,并开展民族文化调研与宣讲,为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贡献力量。

8月6日上午,团队成员首先来到罗源县文化馆和图书馆,与工作人员展开座谈,系统梳理畲族文化的历史脉络。工作人员讲述了畲族起源传说,如“凤凰装”的由来等。凤凰山神鸟衔衣的传说融入服饰文化,形成女儿出嫁必穿凤凰装的习俗。当日下午,成员抵达八井村畲族村寨,参观了畲族文化记忆馆,了解了畲族重要话语的内涵,道出了畲汉交融的深厚情感。同时,深入畲族技艺传承馆,学习畲族服饰的象征意义,深刻感受到畲族技艺“以纹载史、以饰传情”的文化内涵。

8月7日清晨,成员在八井村历史最久的榕树下,采访了畲族老人,围绕畲族文化传承现状提出问题,同时开展民族文化宣讲,并采用汉语结合畲语基础内容的双语方式互动,拉近了与老人的距离,激发了文化交流热情。上午,成员走访八井村村民家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畲族文化传承认知与实际困难。

据悉,实践中发现当地存在部分问题: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导致传统畲族文化传承人群断层;畲族传统服饰做工繁复、造价高,年轻人接受度低,传承链面临断裂风险。针对问题,成员向居民建议可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畲族文化,拍摄文化场馆参观、服饰工艺展示、老人及传承人故事等内容,吸引流量关注;推出“体验式”畲族服饰活动,简化部分工艺开发“轻体验款”,结合旅游推广,让游客参与穿戴、了解文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以经济价值反推文化传承活力。

基层工作人员认为当地文化馆、图书馆的建立为畲族文化资源的梳理、记录和展示提供了平台,这是文化传承的优势,但年轻人外流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对畲族文化了解较浅、缺乏深度认知是主要劣势与挑战。畲族的文化应当主张“辩证传承”,在保留核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平衡传统与现实的适配性。

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感受到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认识到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团队认为,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社区内生动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撰稿:丁力 杨瑞祺 供图:郑家琪)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