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吉的山谷间、海宁的田埂上、径山的工坊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青耘乡路”实践团的9位青年,用15天丈量浙北17村,收获630+份问卷,更在11位返乡创业者的深度对话中,解码他们从“归乡”到“扎根”的“稳”字诀——这正是我们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生动实践。

00后“新农人”宋林光, 将市场营销知识注入5000亩家族稻田,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誓言;沐夏民宿主理人吴小炜,从设计师转型,在“服务细节决定口碑”的坚持中,重塑父母辈的农家乐,点亮乡村服务新标准;宋韵香局夫妻档,以丈夫的乡情与妻子的热爱为纽带,让传统工坊成为“年轻人发现乡村之美”的窗口;

“山谷创造者”杨安妮,将城市创意深植乡村土壤,打造独特创作者社区“放得乐园”;李野男团队,用镜头讲述安吉故事,让山水成为“爆款”,吸引数字游民共建共享;民宿主童磊俊,创新“民宿主+村民”模式,让阿姨的拿手菜、阿婆的巧手,成为最动人的乡土竞争力。

15天的深度叩问,我们解码了从“归乡”到“扎根”的“稳”密码。是如宋林光、吴小炜般,将滚烫乡愁化为建设动力的“情感扎根”;是如杨安妮、李野男、童磊俊般,用创新思维唤醒沉睡资源的“智慧扎根”;更是洪家村每月1200元就业补贴、低价青年公寓(市价1/3),深溪坞村15-30万元“共富”改造补贴,安吉县学历分档创业启动金(本科生最高3万)等精准政策,与温暖社群共同编织的“安心扎根”网!。

这趟“返家乡”“双百双进”之旅,是思想的淬炼,更是信仰的锚定!我们深切感悟: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青年正是其中奔涌的先锋力量。“返家乡”绝非退路,而是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基层沃土挺膺担当的时代选择!

当乡土成为梦想启航的“主场”,我们,新时代青年,必将带着从乡野深处汲取的信念星火,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乡土中国注入更多“稳”的力量与希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