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跨越千里的文脉共鸣 ——山东大学学子赴柳州工业博物馆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7     阅读
    来源:“稷下榴语·山河同心”寻根溯源民族调研团成员樊佳琪 吕玥童

  近日,山东大学“稷下榴语·山河同心”寻根溯源民族调研团成员樊佳琪、吕玥童抵达广西柳州,走进全国首家国家一级工业博物馆,围绕少数民族非遗戏曲特展开展调研。此次行程系“稷下榴语·山河同心”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工业+非遗”融合模式,考察壮、瑶等民族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柳州工业博物馆以工业遗存为核心,近年增设非遗板块,形成“展览+展演+体验”的完整链条。展厅内,广西杖头木偶戏率先映入眼帘:木偶服饰以壮锦、瑶绣为面料,纹样源自铜鼓纹饰;经典剧目《布洛陀》在芦笙、铜鼓伴奏下展开,动作刚柔并济,凸显民族性格。

  毗邻展区的广西皮影戏以牛皮雕刻壮族先民形象,选取《刘三姐智斗财主》选段,配以嘹歌、独弦琴,形成独特声腔。互动环节中,两名学子在传承人指导下操控皮影,体验光影与操纵技艺的精准配合。

  文创区展出柳州职业技术大学非遗团队最新研发的扎染产品。该团队将苗族蜡染、壮族传统纹样与现代植物染料、数码印花技术结合,推出围巾、帆布包等日用品,既保留“鱼跃龙门”等传统寓意,又符合现代审美与功能需求。

  柳州工业博物馆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启动“文博潮玩艺术月”以来,累计接待观众32万人次。下一步,馆方将建设“非遗数字档案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杖头木偶戏、皮影戏进行数字化保存。

  从趵突泉畔到柳江之滨,从稷下学宫的文脉传承到工业博物馆的非遗创新,虽隔千里,文化却在此刻共鸣。作为“稷下榴语·山河同心”项目的参与者,樊佳琪与吕玥童表示,此次柳州之行让她们看到了齐鲁精神与民族智慧的交融,未来也将成为这份“同心之约”的传递者,让更多人看见少数民族非遗的独特魅力。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冬日” 携暖,圆满收官
  • 2025 年夏季,第十六届 “快乐传递,梦圆夏日” 夏令营第四篇章活动于下渚湖奇幻谷圆满落幕。水陆探险、闭营排练、收官晚会等丰富环节
  • 社会实践 2025-08-27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