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 笔墨绘脸谱,非遗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 笔墨绘脸谱,非遗润童心

2025 年 8 月 29 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走进社区活动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浸润传统文化的京剧脸谱课。当一幅幅色彩浓烈、纹路精致的脸谱挂饰映入眼帘 —— 红脸关羽的忠义、白脸曹操的奸猾、蓝脸窦尔敦的勇猛跃然 “脸” 上,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锁定,眼里满是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好奇与探究,迫不及待想揭开脸谱背后的奥秘。
课堂伊始,志愿者先带同学们 “读懂” 脸谱里的门道。从胭脂红、石绿、墨黑等传统矿物颜料的色彩渊源,到额头 “通天纹” 象征的威严、眼角 “吊梢眉” 传递的灵动,再到勾线笔的粗细选择、颜料的调和技巧,每一个细节都让孩子们忍不住伸手触摸、仔细观察。“大家看,京剧脸谱讲究‘以形传神、以色寓意’,红色不只是好看,更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不只是沉稳,还藏着刚正不阿的性格。” 志愿者一边指着项羽脸谱上的 “寿字眉”,一边讲解:“这道眉毛既显霸王的威严,也暗示了他悲壮的结局,每一笔纹路都是人物故事的缩影。” 生动的解读让原本陌生的图案,变成了能 “说话” 的文化符号。
讲解刚结束,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在素白的脸谱模具上开启创作。平时坐不住的男生,此刻格外专注,捏着勾线笔一点点勾勒张飞的 “十字门脸”,反复调整线条弧度,生怕一笔偏差削弱了武将的气势;女生们则偏爱细节设计,有个同学特意给穆桂英的脸谱添了几缕淡粉花纹,笑着说:“女将也能有温柔的一面,这样更贴近我心里的形象。” 同桌间还会凑在一起交流:“你这个包拯的额月纹画得真圆!”“我觉得用点金色点缀会更显威风!” 独立巧思与热闹的灵感碰撞,让活动室里满是创作的热情。遇到颜料晕开、线条歪斜的情况,孩子们也不急躁,耐心擦掉重画,在一次次调整中慢慢掌握运笔的力度与节奏。
课程接近尾声,孩子们先主动收拾好颜料盘、洗干净画笔,将桌面整理得井井有条,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 “作品” 摆在通风处晾晒,随后围坐成一圈分享创作心得。“我画的是关羽,特意用了最深的红,想突出他的忠义!”“我给曹操加了细眉毛,觉得这样更显他的心思缜密。” 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对脸谱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这堂京剧脸谱课,远不止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座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桥梁。通过分辨色彩密码、解读纹样故事,孩子们读懂了京剧 “寓褒贬、别善恶” 的文化智慧;握着画笔细细勾勒的过程,让他们沉下心感受传统工艺的细腻,褪去浮躁、收获专注;而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传统样式的创作,更让他们触摸到老手艺的温度,体会到 “传统也能很有趣”。当孩子们捧着自己绘制的脸谱,兴奋地讨论人物故事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悄悄在笔墨间生根发芽。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