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彝”路推普 一心“彝”意|西昌学院推普暑期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3     阅读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汉字,让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发芽生长,提升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应用程度,服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3日——7月5日,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润彝乡推普实践团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陶家营村、城北感恩社区以及彝绣第一村呷古村开展“青春下乡播普种,同语同心绘新章”推普实践活动。

实践团通过讲述法律知识带领彝族老乡说好普通话,让法治之声传遍越西的每一个角落。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让实践团的法律宣讲井然有序。实践团精心准备法律知识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彝族老乡了解法律法规,让每一位群众都听得懂,记得到,用得上。

随后,将目光投向小朋友的身上,实践团在各个活动地点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普通话课。从绕口令的欢笑,到诗歌朗诵的深情,再到情景对话的生动演绎。小朋友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一字一句地朗读着诗歌,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山间清泉,清澈而纯净。课程每一个环节,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感受普通话的魅力。这就是实践团活动的初衷——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城乡、点亮未来的桥。

最后,我们团队徒步走访了多个村庄,深入田间地头,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村民面对面交流,确保问卷覆盖全面。问卷内容涵盖了村民的普通话掌握程度、使用频率、学习需求以及对于如何看待普通话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通过详实的数据揭示乡村普通话使用的真实面貌。除了对彝族老乡们进行问卷调查,我们还组织了普通话绕口令比赛、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

本次“三下乡推广普通话”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乡村地区居民对普通话的认识和学习热情,还促进了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活动,不断创新宣讲和游戏互动形式,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城乡、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推广普通话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语润彝乡赋振兴,一心“彝”为人民。本次推普活动感受到了彝乡发展和村民淳朴热情的心。推广普通话不仅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更是一项长期任务,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推普实践团将继续前行,积极服务彝乡推普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作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文字:钟媛萍 照片: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