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艺童行,文承自信”实践团在温泉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开展了一场以“艺术绽放”为主题的音乐互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旋律与节奏的美妙力量,提升心智障碍青年的艺术感知力与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放松身心、建立自信,勇敢地展现自我。
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艺术专业优势,进行了周密的课前准备。他们选取了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且寓意温暖的经典歌曲《外婆家的澎湖湾》作为教学曲目,并准备了便携音响设备、歌词大字报以及用于打节拍的打击乐器,旨在营造一个沉浸式、互动性强的音乐学习环境,让每一位青年都能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活动开始时,志愿者首先播放了《外婆家的澎湖湾》的优美旋律,让青年们初步熟悉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接着,志愿者带领大家用拍手、跺脚等简单身体动作来感知和跟随歌曲的基本节奏,将抽象的节拍转化为可感知的肢体语言,初步激活了现场气氛。

进入正式教学阶段,志愿者采用分句拆解、逐句跟唱的耐心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将每一句歌词清晰地展示出来,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范唱引导青年们模仿学习。针对歌曲中部分咬字发音较难的词汇,志愿者耐心地逐字进行领读和纠正,确保大家能够清晰地唱出每一个字。对于歌曲中出现的切分节奏等难点,志愿者则通过放慢速度、反复跟唱、夸张示范等多种方法,不断强化大家的记忆和乐感,逐步带领全体青年完成整首歌曲的学唱。
在整个教学与合唱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面带微笑,不断给予青年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大家的节奏感真好!”“这一句唱得特别有感情!”。每一次竖起的大拇指、每一句真诚的赞美,都有效地缓解了青年们初学时的紧张情绪,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这场音乐互动,不仅让心智青年们学会了一首完整的歌曲,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未来参与更广泛的社区文化活动积累了宝贵的表达勇气与表演经验。

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超越了文字和认知的障碍,直接触动心灵。本次“艺术绽放”音乐互动活动,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了一个用歌声表达情感、释放情绪的安全通道。实践团相信,艺术的滋养对于促进特殊群体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团队将继续设计并开展更多形式的艺术体验活动,用音乐、绘画、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叩响他们的心门,助力他们绽放独一无二的生命光彩,让文化自信在艺术的回响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