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青茗振兴”实践小队赴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展“千名学子访‘头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学员、武夷山古岩农茶有限公司厂长徐陵,深入茶园与生产一线,实地调研茶产业发展,感悟科技兴农与人才振兴的现实意义。

实践期间,队员们跟随徐陵走进茶山,亲手参与肉桂茶的采摘,并体验了日光萎凋、做青、炒青、碳焙等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大家从劳动中体会到茶农的艰辛与坚守,也更加理解了茶叶背后所承载的匠心精神。

在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为队员们系统讲解了“2236”生态茶园黄金法则,现场演示绿色防控、有机施肥等技术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一模式不仅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真实写照,也展现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还前往母树大红袍生长区,深入了解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实践小队还调研了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作为茶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该中心通过数字化、规范化的交易模式,为茶企与茶农提供产销对接、品牌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展现出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举措。

活动期间,队员们借助网络直播推广武夷山茶文化,助力茶叶销售,并通过短视频、推文等形式分享实践见闻,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最后的访谈中,徐陵表示,“头雁”项目为乡村带来宝贵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指出茶产业目前面临人才短缺、质量标准不统一、市场波动等挑战。他呼吁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也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与商业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大家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成长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人才,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