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征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实践团于2025年7月4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开展“星火相传,共赴未来”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红色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双拥广场聆听长征故事。徐小婷 供图
红色课堂开讲:双拥广场追溯革命记忆
活动伊始,实践团首先前往越西县双拥广场。广场上矗立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庄严肃穆,实践团成员们手持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始向过往群众发放。“大爷,您知道红军长征在越西留下过哪些故事吗?”“阿姨,您平时会给孩子讲红色历史吗?”成员们耐心细致地与当地群众交流,详细记录着大家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学习需求。越西县党史办工作人员李娟来到现场,为实践团成员和群众讲述红军长征过越西的历史。“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进入越西,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当地彝族群众积极为红军带路、送粮草,留下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李娟指着广场上的历史浮雕说道,“这些故事不能被遗忘,要一代代传承下去。”随后,在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大家举起右拳,誓言铿锵有力,表达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
童心绘红韵:社区活动播撒红色种子
下午,实践团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手执团扇绘童心”活动吸引了20余名当地儿童参与。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分发了团扇、颜料和画笔,耐心指导他们在团扇上绘制五角星、红旗等红色元素。今年8岁的彝族小朋友阿依莫拿着自己绘制的团扇,高兴地对实践团成员说:“这个扇子上的星星真好看,老师说这代表着红军,以后我要把红军的故事讲给我的小伙伴听。”活动间隙,实践团成员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入户调查,他们走进居民家中,与居民亲切交流,了解大家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和需求。在居民马建国家中,实践团成员通过PPT向他和家人讲述了红军长征在越西的历史故事。马建国感慨地说:“以前只是听老一辈人说过红军的故事,今天通过这些图片和讲解,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此外,实践团还组织了红色知识答题竞赛,竞赛题目涵盖了红军长征历史、越西红色故事等内容。孩子们和家长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答对题目的小朋友获得了实践团准备的文具等奖品,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图为实践团在城北感恩社区开展“手执团扇绘童心”活动。徐小婷 供图
图为实践团带领社区群众唱响红歌。徐小婷 供图
红歌映夜空:军民同唱传承红色基因
当夜幕降临,越西广场上依旧人头攒动。实践团抓住这一契机,继续开展问卷调研,进一步了解群众对当天活动的反馈和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建议。实践团成员带领现场群众齐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经典红歌。激昂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不少群众一边唱歌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社区居民张大妈说:“这些红歌我们小时候就会唱,今天和大家一起唱,感觉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激昂的红色旋律在夜色中久久回荡,似火炬照亮每个人心中的信仰之路,也将红色基因深植于越西的这片热土之上。
本次“星火相传,共赴未来”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开展,不仅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红军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更在越西基层社区与孩童心中成功播撒红色信仰的种子,增强群众的历史使命感与文化认同感。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社区实践的深度融合,激励大家以长征精神为指引,携手 ,共赴美好未来。明日,队伍将奔赴越西县呷古村,探寻国家级非遗“彝绣”中的红色文化印记,继续以青春之姿,让信仰之火在彝乡大地生生不息,让红色基因与民族文化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照亮共赴未来的崭新征程。(通迅员: 欧阳雪)
图为实践团在城北感恩社区合影。欧阳雪 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越西广场合影。文金月 供图